作者介绍:
陈志武
1962年出生于湖南株洲茶陵县 ,1983年获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前身)学士学位 ,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 ,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 ,并进入威斯康辛大学任助理教授 ,1995年获聘为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教授 ,1996年担任终身教授 。1998年创办Value Engine(价值引擎)公司 ,2001年与两个合伙人创办了Zebra对冲基金公司 。
目前为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 、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 。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 ,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奖励 。
2000年 ,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 ,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 ,有19人来自中国 ,陈志武教授的排名是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评出的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
主要研究方向:市场监管 、资本市场 、证券投资管理 、公司治理 、公司财务与组织战略 、股票定价等问题 。
内容介绍:
今天的世界里 ,勤劳是否还是财富与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是否还“勤劳致富”?如果不是勤劳 ,那又是什么呢?——不管对穷人还是富人 ,不管对过去人还是现代人 ,只要进取心是人之本性 ,财富话题总会令人着迷 ,也永远会令人着迷 。
比较一下各国的贫富悬殊现状才发现 ,原来“地大物博” 、物资丰富只能给一个国家提供优质的“先前条件” ,但这些并不是“先决条件” 。经验说明 ,一个国家更重要的财富是其能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相配套的自由金融创新体系 ,这种制度财富是无形的 ,但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重要 、更“值钱” 。
金融创新之所以对个人消费者很关键 ,是因为这些创新可以帮助解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调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而同时 ,产权保护和其他制度机制的作用为创业者以及财富拥有者提供了正面的激励 ,为进一步投资增长提供稳定的预期 。足够的金融证券品种帮助社会大众规避风险 、调配不同时候的收入 。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 、也相对很廉价的劳动力 ,这种劳动力优势在经济增长初期可以弥补 、对冲高制度成本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怎样让每个居民从增加的人力资本感到“富有”呢?那就得通过金融创新来帮助老百姓把人力资本“兑现” 、把他们未来的收入流进一步“证券化”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