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阿尔志跋绥夫(1878—1927):
?俄国作家 ,颓废主义文学流派代表 。生于俄国南部的一个小城 ,并在那儿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 。十九岁时 ,自幼迷恋绘画的他去了哈尔科夫绘画学校学习 ,一年之后又去往彼得堡 。初做一个地方事务官的书记 ,后转向文学创作 ,代表作有《萨宁》《绝境》等 。早期思想比较激进 ,作品带有自由主义色彩 ,有时也包含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抗议 。长篇小说《萨宁》出版于一九〇七年 ,因宣扬个人享乐主义 、鼓吹纵欲而轰动一时 ,也饱受各界批评 。十月革命后 ,阿尔志跋绥夫流亡国外 ,死于波兰华沙 。
内容介绍:
《萨宁》是阿尔志跋绥夫的代表作 ,小说叙述了主人公萨宁回到家乡后的一段时间里的所作所为 。他少小离家 ,其性格在家庭之外养成 ,自由自在得像“一株生在田野中的树” 。他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讨厌周围几乎所有的人——甚至自己的亲人 ,却又常常以旁观者的清醒姿态一语道破传统世俗社会中人情的虚伪;他光明正大地追求享乐 ,为所欲为 ,精神上却又陷入疲惫不堪的孤独和无意义的绝望中 。
小说出版于一九〇七年 ,正好是俄国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失落与沮丧的时期 。小说影响之大 ,从批评家罗加切夫斯基的话中可以看出:“不是阿尔志跋绥夫书写了萨宁 ,而是萨宁书写了阿尔志跋绥夫 ,萨宁塑造了与自己的形象一模一样的作者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