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维克多・弗兰克尔
人们或许已经忘了他是那个曾在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 ,但绝不会否认他一生存在的价值: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 。
他是人们心中完成不可完成之事的典范 。纳粹时期 ,弗兰克尔作为犹太人 ,全家陆续都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他的父母 、妻子 、哥哥 ,全都死于毒气室中 ,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他不但让自己超越了这种绝大多数人都熬受不起的苦难 ,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 ,让他的“意义治疗”有了更大的纵深与生命制高点 。
他是20世纪的见证者 ,他所创立的以“意义治疗”和“存在分析”命名的心理治疗被称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
他67岁仍决心学习驾驶飞机 ,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 ,80岁时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对生命有着不懈怠的热情 ,或许就是他那奇迹般一生的奥秘 。
内容介绍:
本书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唯一独立自传 。作者按其生平和经历分类追忆 ,首先谈到自己的家世背景 ,接着讲述他的童年趣事 、性格特点 、兴趣爱好以及青少年时代的学习经历 ,期间 ,他不忘细谈自己的学术渊源 ,之后还分享了自己和家人辗转数个集中营的种种内心体验 ,在他那温暖 、不断闪烁着智慧与伟大胸襟的吉光片羽里 ,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有一个堪为灵魂导师的长者对着我们的心灵发出的呼唤 。弗兰克尔一生都在为人的存在寻找意义 ,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生命更好的意义 ,他是人类灵魂的守夜人 。
值得一提的是 ,这部小小的回忆录特地保留了弗兰克尔发散式联想的写作风格 ,不论是谈治学还是谈作为医生的经历 ,他的聪颖机敏 、幽默风趣 、善良博爱 、严谨细致 、笃信好学等特质都跃然纸上 ,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位20世纪精神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的个人魅力 。
“思想巨匠”史蒂芬·柯维博士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引用了本书中作者的一些经历 ,用以说明积极主动这一习惯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 ,令人无比震撼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