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武在打铁
一块铁料经铁匠千锤百炼可变成见血封侯的利器,或是势大力沉的钝器,而今,记者走进以打铁为生的铁匠们时,却发现打铁行业即将消失在凯里市民的视野中。
找不到路走,才来学打铁
大阁山隧道右侧老猫洞方向有一个小小的打铁铺,这是凯里市区唯一的铁匠铺了,铺子主人是一个30来岁的小伙子叫杨正武。4月19日,记者来到杨师傅的铁匠铺时,只见他手握一根铁钳,放在炉火里,不一会将烧得通红的铁棍拿出,放在铁墩砧上,抡起铁锤反复捶打敲打。
“杨师傅打的东西很合手,这几年用的撬棍都出自杨师傅之手”,正在等待交货的客人韦信州说,工地上做工撬棍使用的频率较高,容易损坏。杨师傅打铁的技术精湛,价格实惠,用起来得心应手,所以韦先生和工友们都定点到杨师傅的铁匠铺里打造撬棍,而且已持续了三年3年多的时间。
杨师傅在打铁
杨正武是凯里市湾水人,以前在广东打工,2008年受经融危机影响,带着老婆孩子返回老家另谋生路。但是到家后找不到适合的事做,面对着家里的几间屋子,他是一筹莫展。
就在这时,哥哥杨正勇对他说:“没有合适的事情,来学打铁吧!”
打铁营生的技艺是杨正武的父亲留下的老手艺,杨正勇早年跟随父亲学过这门手艺,1994年老父过世,初中都没毕业的杨正勇接下父亲遗留下来的打铁工具,开始为养家糊口而奋战。
对于学打铁,杨正武开始还是有些不情愿,但哥哥的态度很坚决,他便不好再说什么,跟着他来到了位于凯里的铁匠铺里。
一个月后,杨正勇把烧料、锻打、定型、淬火、回火的十八般武艺都一一的交给了杨正武。不久,杨正武就开始了过上了抡着铁锤打铁的日子。
“长兄为父,哥哥从父亲手里接过的不仅仅是那门子看家的手艺,更是对我们全家的责任”,杨光武说,每每在人生的拐角处总能见到哥哥的身影,他每一次伸手都给了自己带来面对未来的勇气,就连现在自己铁匠铺里的所有家当都时候哥哥花钱置办的。
“喝好水”是打刀的诀窍
“打铁其实没有什么诀窍,好家伙都是一锤子一锤子打出来的”,杨师傅笑着对记者说,多年打铁下来,自己总结诀窍有三,尤其是是锻造各种刀具就要做到:料好、煤好、水要“喝”好。
料好、煤好都能理解。水要“喝”好让记者一时摸不着头脑,一再询问下,杨师傅才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铁匠们习惯把“淬火”的工序称为“喝水”,杨师傅说“喝水”瞬间,铁器会从高温状态迅速降低,此时就需要把握好淬火的时间。时间太短,刀锋变脆,在日后的使用中容易出现缺口;时间太长,硬度则不够,遇到“硬碰硬”时则会弯曲。
杨正武告诉记者,近年来各种刀具变得越来越少,各种钢制的商品刀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厨房,农用工具的锻造也在慢慢的减少,只有工地上的劳动工具的锻造在近年来有逐步攀升的趋势。
行业落伍 即将退出
“我们铁匠可能就要失业了”,采访中,杨正武皱着眉头说,再过一段时间就不再从事打铁这个行当, 因为2015年初,他接到相关部门的通知,通知说,铁匠铺所在的街道要整改,铁匠铺不能再搭建于此,要搬走。
杨师傅和他的打铁铺
这个消息对杨师傅来说,就像在平静的水面上扔下一块石头。这个营生面对的客户群就窄,如果搬到陌生的地方,恐怕很难再坚持下去,加之现在打铁的成本越来越高,月收入仅有2000多元的杨正武开始动摇。
据了解,杨正武的妻子目前在浙江一带打工。他表示,如若不能再打铁,自己将再次踏上外出打工的路,哥哥杨正勇也改行了,他买了一辆小货车,准备着从事货运。
“父亲当时把手艺传给我哥,我哥后来又拉着我跟他学,他们都希望这个行当继续持续下去,家里生活才会有保障,但是现在这个行当落伍了,我没有办法再继续。”杨正武很无奈地说。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