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不久前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对2023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 ,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围绕二十大的战略部署 ,明年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工作导向:发展和安全并举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经济运行的物质基础 ,党的二十大通过研判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内外部形势 ,提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工作基调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遵循该工作导向 ,明确提出“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 ,并着重从产业改造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 、以碳达峰碳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四大工作方向 。
结合二十大报告的文件精神 ,2023年在立足“发展和安全并举”的工作导向下 ,围绕四大工作方向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工作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
图1 2023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工作方向
产业链基础再造: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提升产业发展的自主可控水平 、长远竞争能力和整体发展高度;
战略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以链长制为主要抓手 ,推动产业间资源 、空间 、市场的协同融合发展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数字产业 、现代服务业的融合;
专精特新培育:以专精特新企业衔接生产链断点 ,增强产业链韧性 ,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锻造产业竞争优势 ,保障能源安全 ,助力产业升级 。
工作重点一:产业基础再造
产业基础再造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重点工作 ,是我国适应新产业发展形势 ,弥补产业基础的薄弱项 ,打造更具创新力 、更高附加值 、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的重要举措 。
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通常采用重点项目的方式 ,以重点企业为主体推进可以很好地整合产业链资源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
展开全文
图2 产业基础再造方向与推进方式
2023年 ,国家将进一步重点发挥重视创新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中发挥的作用 ,聚焦重点领域 、薄弱领域 、产业链缺失环节 ,以推动“卡脖子”技术突破为核心任务 ,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梯次布局 ,完善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推进机制 。
图3 2023年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点工作预测
工作重点二:推动战略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融合集群发展”的发展方向 ,在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下 ,要进一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间资源 、空间 、市场的协同融合发展 ,同时推动与数字产业 、现代服务业的融合 。
图4 推动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要求与方式
从近年各地产业发展举措看 ,截至2021年8月 ,广东 、浙江湖南 、河南 、江西等12省目前已明确了重点发展产业链 ,涉及233个产业链 ,智能装备 、新材料 、汽车等新兴产业出现频次较高 。可以预期 ,链长制是各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 ,将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关键力量 。
图5 部分省份链长制主要产业布局方向
而且 ,部分地方的链长制正尝试把产业链对接招商链 、创新链 、金融链 ,助力产业链发展 ,为战略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探索新模式 。
图6 以链长制推动招商链 、创新链 、金融链 、政策链融合
工作重点三:培育专精特新
推进 “专精特新” 培育是制造业“补链 、强链”的重要举措 ,当前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国内外市场拓展不足 ,在政策支持层面 ,存在“重整机轻零部件”的情况 ,发展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
图7 专精特新企业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立足专精特新企业特点 ,结合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预计2023年将围绕“资本 、市场 、创新”三大环节展开 ,以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
资本方面 ,通过设立发展基金 、提供融资政策支持 、加强供需对接等方式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专属信贷 、保险产品及增值服务等提供支持 。
图8 专精特新企业资本支持方式
市场方面 ,积极通过加强政府采购 、市场宣传等路径 ,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 。
图9 专精特新企业市场开拓支持方式
创新方面 ,以政府引导为主 ,从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创新能力 、企业间协同合作 、产学研合作3个方面 ,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同时引入专业化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专业化服务 。
图10 针对专精特新的协同创新支持模式
工作重点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 ,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近年来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数字基建逐渐成为经济稳增长利器 、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基石 。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 ,到2025年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提升至10% 。
图11 数字经济发展导向转变
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要着重把握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关键要素 ,未来 ,重点以数据为核心 、以技术为动能 、以人才为引擎 、以平台为载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图12 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要素基础和重要举措
工作重点五: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能源安全关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为保障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的用能需求 ,需进一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产供销储一体化的新型能源体系 。
其中 ,由于多能互补发展可有效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支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其将成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方向 ,未来在新能源开发时 ,将会更多地要求配备灵活性调节性资源 。
图13 重点文件对多能互补的布局情况
同时 ,多省份出台政策 ,强制要求新能源发电机组配置储能 ,将进一步推进电源侧储能发展 。
图14 2022年各省份新能源配置储能政策
此外 ,在能源建设中 ,围绕加强重点城市电力供应保障 ,重点城市将会增加在燃煤机组改造 、燃气电厂 、分布式能源站 、天然气和氢气储备等方面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 。
图15 立足韧性城市发展的城市能源体系建设方向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的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后开启新征程的开局之年 ,也是“十四五”的中段 ,是承前启后的一年 ,可以预期相关工作会有显著的进展与成效 。
作者:中大咨询研究院
来源:中大商业洞察
版权声明:中大咨询不止于解决问题 ,更致力于充分释放个人与组织潜能 。本文为原创文章 ,如需报告全文 ,请添加小顾v(mpconsultant)留言 ,否则作侵权处理 ,谢谢合作!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