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吴趼人(1866—1910) ,近代小说家 。名沃尧 ,又名宝震 ,初字小允 ,改字茧人 ,复改趼人 ,别署我佛山人 、茧叟等 。广东南海人 。曾祖荣光由翰林历官至湖南巡抚 ,精金石掌故之学 ,海内号为收藏家 ,学者宗之曰“荷屋先生” 。祖父莘畲 ,官工部员外郎 ,寓居京师 。父允吉 ,为浙江候补巡检 ,亦居京师 。吴趼人生于北京 。祖父卒时 ,吴趼人尚在襁褓中 ,全家扶柩回籍 。越数岁 ,其父出仕浙江 ,卒于官 ,吴趼人尚未成年 ,家道中落 。然“劬力养亲” ,“岸然自异 ,无寒酸卑琐之气”(李葭荣《我佛山人传》) 。年十七八 ,赴沪谋食 ,任江南制造军械局书记 ,月俸只八金 。因不足以养家 ,以小品文投诸报馆 ,期得些微稿酬 。是为趼人涉足文坛之始 。光绪二十三年(1897)秋冬之际脱离江南制造军械局 ,任《字林沪报》副刊《消闲报》编辑 ,正式步入文坛 。此后历主《采风报》 、《奇新报》 、《寓言报》笔政 。二十八年(1902)春离沪赴鄂 ,任《汉口日报》编辑 ,年余辞职返沪 。同年冬 ,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刊《新小说》杂志 ,并撰文提倡“小说界革命” 。吴趼人立即响应 ,以长篇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投寄 ,刊布后一鸣惊人 ,与略早之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齐名 ,一并成为晚清谴责小说的开山之作 ,典范之作 。在此后的3年之内 ,吴趼人又在该刊继续发表了《痛史》 、《电术奇谈》 、《九命奇冤》 ,从而名声大噪 ,一跃为晚清著名小说作家 。二十九年(1903)一度游日本 。三十年(1904)冬 ,赴山东济南任河工职事 ,因不惯官场生活 ,时仅3月即返沪 。三十一年(1905)春 ,应聘赴汉口 ,任美商所办英文报纸《楚报》中文版编辑 。同年夏 ,反美华工禁约运动在全国兴起 ,吴趼人激于爱国义愤 ,毅然辞职返沪 ,并以演讲和发表作品等形式积极支持这一运动 。三十二年(1906)起 ,先后任《月月小说》主编 、总撰述 ,并在该刊发表长篇小说《劫余灰》 、《发财秘诀》 、《上海游骖录》 、《两晋演义》 、《云南野乘》等5种 。三十三年(1907)冬 ,广东旅沪同乡会创立广志小学 ,推吴趼人主其事 ,直至他去世为止 。
吴趼人既是晚清的著名作家 ,也是多产作家 。仅长篇小说即达18种 ,而且几乎皆为名作 。除上述者外 ,如《恨海》 、《湖涂世界》 、《瞎骗奇闻》 、《新石头记》 、《最近社会龌龊史》(又名《近十年之怪现状》)等 ,无不各有所长 ,久传不衰 。所写短篇小说12篇 ,如《黑籍冤魂》 、《立宪万岁》等 ,也皆为当时最优秀之作 ,部分作品甚至已经采取了现代小说的基本形式 ,在当时为绝无仅有 。他在小说理论方面也有所建树 ,如《历史小说总序》 、《<两晋演义>序》 、《<月月小说>序》 、《小说丛话》等 ,多有独到见解 。其他尚有剧本《曾芳四传奇》 、《邬烈士殉路》 ,诗集《趼廛诗删剩》 ,笔记《趼廛剩墨》 、《趼廛笔记》 、《中国侦探案》 ,小品文《俏皮话》 、《滑稽谈》 、《新笑林》 、《新笑林广记》等 。
内容介绍:
《九命奇冤》 ,清吴沃尧所著的小说 。最初发表于梁启超主办的《新小说 (杂志)》 。共有三十六回 ,演述雍正年间发生于广东的一件大命案 。他根据旧小说安和先生所著的《梁天来警富奇书》而加以改作 ,用较好的布局 ,动人的描写 ,曲折的故事 ,写成了一本动人的作品 。
作者在第一回中说:‘这件事出在本朝雍正年间 ,这位雍正皇帝 ,据故老相传 ,是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 。……然而这个故事后来闹成一个极大案子 ,却是贪官污吏 ,布满广东 ,弄得天日无光 ,无异黑暗地狱 。’可见作者是借历史上的公案 ,加以新的内容 ,来攻击当日黑暗地狱中的贪官污吏 。
书中用倒装的叙事手法 ,把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 ,有机地连贯起来 ,这与《儒林外史》的形式不同 ,似乎是受了外国小说的影响 ,这是本书的一个特色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