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法】米歇尔?图尼埃(Michel Tournier)
20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坛的代表人物 ,法国新寓言派杰出作家 ,前龚古尔学院院士 。
从巴黎索邦大学取得文学与法学学位之后 ,他又进入德国图宾根大学学习哲学 。图尼埃将哲学思辨注入文学创作中 ,作品往往融合了法国式的浪漫奔放与德国式的深邃理性 ,因此被誉为“哲人作家” 。
《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是图尼埃43岁时完成的长篇小说处女作 ,也是他尤为偏爱和满意的一本个人作品 。本书荣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其少年版入选法国中学语文课本的必修篇目 ,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小说 。1970年 ,图尼埃出版《桤木王》 ,并以全票摘得当年的龚古尔奖 ,一举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不可动摇的地位 。
2016年 ,图尼埃逝世 ,他被评论界尊称为“礼拜五之父” 。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向他致敬 ,称图尼埃是一位拥有无限才华的伟大作家 。
译者简介:
余中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世界文学》前主编 ,傅雷翻译奖评委 。曾译介贝克特 、萨冈 、昆德拉等人的作品80余部 。
内容介绍:
一部鲁滨孙流落荒岛的精神反思史 ,
一则当代人建立内心秩序的寓言 。
一场意外的海难 ,将鲁滨孙困于孤岛 。当他在孤独与挫败中重新振作时 ,一个土著“礼拜五”突然闯入了他的世界 。
礼拜五的到来 ,彻底打破了鲁滨孙辛苦建设的文明秩序 ,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 、动荡和幸福 。他纯真开朗 、不受拘束 ,给仙人掌变装 ,使大公羊飞翔 ,让竖琴随风歌唱……
在礼拜五的影响下 ,鲁滨孙身上“文明”的印记渐渐消退 。而礼拜五也成为了鲁滨孙的引路人 ,引领他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