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历史套装 24册 总目录
奥义书
人类知识起源论
示教千则
思维方式
算术基础
谈谈方法
物性论
小逻辑
袖珍神学
耶稣传
艺术的起源
道德情操论
艺术即经验
意义与真理的探究
最后的沉思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科学与假设
理想国
伦理学
伦理学体系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偶像的黄昏
躯体的智慧
《奥义书》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根本经典 ,约成书于公元前10至前5世纪 ,核心探讨宇宙本源(梵)与个体灵魂(我)的关系 ,提出“梵我合一”的哲学思想 ,对印度教及东方哲学影响深远 。《人类知识起源论》由法国哲学家孔狄亚克创作 ,批判天赋观念论 ,主张一切知识源于感官经验 ,是18世纪感觉主义哲学的代表作 。《示教千则》为古印度吠檀多派哲学家商羯罗的梵文著作 ,系统阐释不二一元论 ,通过问答形式揭示解脱之道 ,被视为印度教经典文献 。《思维方式》从心理学与文化视角分析人类认知模式 ,指出思维方式受教育和传统塑造 ,涵盖逆向思维 、逻辑思维等类型 ,强调其对决策的决定性作用 。《算术基础》是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的哲学著作 ,提出“逻辑与心理必须区分”三大原则 ,奠定数理逻辑基础 ,深刻影响分析哲学发展 。
西方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经典
《谈谈方法》是笛卡尔1637年出版的哲学著作 ,以“我思故我在”为起点 ,提出怀疑一切 、理性演绎的四条方法论原则 ,标志着近代西方哲学的转向 。《物性论》为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长诗 ,系统阐述伊壁鸠鲁原子论 ,以唯物主义解释宇宙生成与灵魂消亡 ,反对宗教迷信 。《袖珍神学》是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的讽刺作品 ,以辞典形式揭露基督教神学的荒谬 ,倡导理性与无神论 。《耶稣传》由德国思想家施特劳斯撰写 ,运用历史批判法解构福音书神话 ,引发19世纪基督教神学革命 。《艺术的起源》通过考古与人类学材料 ,论证艺术源于巫术与劳动 ,是艺术社会学奠基之作 。《道德情操论》为亚当·斯密伦理学代表作 ,提出“同情心”是社会道德基础 ,与《国富论》共同构成其思想体系 。《艺术即经验》是美国杜威的美学核心著作 ,主张艺术是日常经验的完满形式 ,打破“精英艺术”与“通俗经验”的二元对立 。《意义与真理的探究》是罗素后期哲学作品 ,分析语言与实在的关系 ,发展逻辑原子论 ,对语言哲学影响深远 。《最后的沉思》汇集庞加莱晚年科学哲学思考 ,探讨数学创造性与科学真理的相对性 ,体现其约定论思想 。
意志 、伦理与社会批判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核心著作 ,认为世界本质是“生存意志” ,通过审美禁欲寻求解脱 ,开创唯意志论先河 。《科学与假设》为庞加莱科学哲学名篇 ,揭示假设在科学发现中的创造性作用 ,挑战实证主义僵化认知 。《理想国》是柏拉图对话体著作 ,通过“洞穴隐喻”构建正义城邦 ,提出“哲学王治国”理念 ,是西方政治哲学源头 。《伦理学》与《伦理学体系》分别探讨道德本质与体系构建:前者分析道德意识 、活动与规范现象;后者由德国包尔生撰写 ,融合德性论与义务论 ,考察国家与道德的关系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中 ,普列汉诺夫用唯物史观分析英雄与群众的历史辩证关系 ,反驳“伟人史论” 。《偶像的黄昏》是尼采晚年批判著作 ,以格言体解构理性 、道德等传统“偶像” ,呼吁“重估一切价值” 。《躯体的智慧》为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理论 ,揭示人体自我调节机制 ,是生理学与系统论跨界经典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