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吴敬琏 ,1930年生 ,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 。2011年 ,国际经济学会(IEA)授予他荣誉会长的称号 ,以表彰他对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以及中外学术交流的杰出贡献 。
由于他力主市场经济改革 ,被人们称作“吴市场” 。他是中国比较制度分析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 ,也是“整体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引介传播了众多对中国改革有助益的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 。他在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如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 、建立现代公司制度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推动增长模式转型等) ,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
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 、比较制度分析 、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和政策 。
内容介绍:
在对中国基本问题研究得不深不透 、得不到可靠的分析框架支持的情况下 ,仓促采取就事论事的应对措施 ,由于未能触及事情的根本 ,往往非但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相反可能引发新的矛盾 。如果发生“数典忘祖 、引喻失义”的扭曲 ,就更会使好不容易取得的认识成果付诸东流 。
集结在《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的三本书《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当代中国经济改革》 ,正是力求亡羊补牢 ,按照经济科学的要求 ,讨论与中国发展和改革相关的基本问题 。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发表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前 ,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起到了张目的作用 。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是制定国家“十一五”规划前的一场大辩论的产物 ,详细地讨论了诸如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如何通过改革建立实现这一转型所需的制度环境等相关问题 。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运用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 ,全面观察并深刻分析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囊括了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以来农村 、企业 、外贸 、金融 、财税等各个部门以及社会保障 、危机治理 、政治体制等宏观经济和社会政治层面的改革历程 。书中收录了各改革阶段中*主要 、*有影响力的主流观点 ,既有各项改革措施之推动者的声音 ,也有反对者的声音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