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 ,作为补肾药为大家所熟知 。但是 ,六味地黄丸最早是用作治疗“五迟五软”等小孩先天不足的肾病 ,后世医家不断扩大期使用范围 ,现在才成了治疗成人肾虚的主药 ,甚至都到了滥用的地步 ,一听到肾虚 ,往往大家不管青红皂白就直接上六味地黄丸了 。
实际上 ,肾虚也分肾阴虚和肾阳虚的 ,二者病机表现也各有不同 ,如肾阴虚主要表现为目眩耳鸣 、盗汗失眠 、骨蒸潮热 、小便赤黄 、大便燥结等症 ,而六味地黄丸就适用于肝肾阴虚 。倘若不论阴虚阳虚一昧服用六味地黄丸是不对的!要知道:一味乱补不如不补 ,补不对就是毒药!
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 ,那肾阳虚又该用什么呢?答案是桂附地黄丸 。
桂附地黄丸来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肾气丸方 ,金匮肾气丸是由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 、山药 、山茱萸 、茯苓 、泽泻 、牡丹皮加桂枝 、附子等八味中药组成 。而桂附地黄丸则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易桂枝为肉桂而成 。
其功效不仅具有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的作用 ,而且还能在补阴中生火助阳 ,使之达到温补肾阳的目的 。主治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痛 ,肢冷 ,浮肿 ,小腹胀满 ,小便不利 ,小便频数 ,痰饮喘咳 ,舌淡 ,脉细无力等症 。
肾 阴 虚
肾 阳 虚
怕热
五心烦躁
口舌干燥
喜凉饮
目眩耳鸣
小便赤黄
怕冷
易出凉汗
手脚发冷
不喜凉饮
腰膝酸痛
小腹胀满
桂附地黄丸该怎么用呢? 可见肾虚分阴阳 ,不能一昧用六味地黄丸
案 例
焦某 ,男 ,85岁 ,2014年4月23日就诊 。高血压病史15年 ,头晕头胀时作 ,发作时双侧太阳穴跳痛 ,服用降压药培哚普利片 ,血压控制在130/85mmHg左右 ,双眼视物模糊 ,耳鸣时作 ,胸中烦闷 ,烦躁易怒 ,少寐多梦 ,双下肢及背部寒凉 ,大便日解2次 ,时有稀溏 ,舌淡白苔薄白有齿痕 ,脉左寸脉浮越 ,左关尺皆沉细 。
方用桂附地黄丸加味 ,药用肉桂3g ,附子3g ,熟地10g ,山药12g ,泽泻12g ,茯苓12g ,山茱萸10g ,丹皮10g ,川牛膝10g ,煅龙骨15g ,煅牡蛎15g 。日1剂 ,水煎取汁400mL ,分早晚2次服用 ,连服7剂 。
服药后头脑清爽 ,头疼头晕未发生 ,血压120/80mmHg ,培哚普利片减至每日0.5片 ,双下肢及背部寒凉感消失 。后改服中成药桂附地黄丸 ,每日两次 ,每次5丸 ,服用1个月 ,血压一直平稳 ,无头晕头疼 。
体 会
患者年事已高 ,阳气已衰 ,又因头为诸阳之会 ,肾阳虚衰不能上荣于脑 ,故发为眩晕 。方用桂附地黄丸补肾助阳 ,煅龙骨 、煅牡蛎 、川牛膝以潜纳浮阳 。药理研究表明 ,桂附地黄丸能使外周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 ,对肾阳虚引起的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
● 因此 ,若无法辨明自身病症 ,应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