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内容简介
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
作者从新的角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些坏情绪,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这些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而且这些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接纳它们,并要感谢它们让我们越来越坚强,体验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
二、《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武志红
·书名:《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武志红
·时间:2021-01-13
·阅读本书天数:第1天
拥抱你的不完美
问题1:既不能孤独,又融不进集体关系
解决1:接受自己从自己的感受出发。
问题2:认清楚自己的好处。
解决2: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种导致了接纳自己的关键性时刻的到来。
感悟: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与人相处的时候并不是特别的自由自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学会去接纳自己、悦纳真诚。你骗得了别人,但是你骗不了你自己。我们要学会从自己内心感受出发,接受自己一切的完美与不完美,认清楚自己是谁才能接纳自己,这才是关键。
金句:深入的触碰自己的黑暗,而不是逃避黑暗去追求快乐,乃至一个外在好的形象治愈之路,也是成长之路。
part1坏习惯不是你敌人
问题1:不能够坚持锻炼
解决1:坏习惯是一个人的人格,一部分接受它才能更好的改变它。
感悟:害怕人际交往也是一样,大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金句:积习这是你的本性,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它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
认识恶习,它一定曾让你获益
问题1:习惯怎么形成的?
(例子1:上级交代的任务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害怕被上级批评[负强化]
例子2:提前完成任务得到表扬[正强化)
解决1:行为发生——得到奖励——强化
问题2:为什么有一些事情都不敢做呢?
解决2:以前因为做类似这种事情受到严厉的惩罚。
问题3:不可以随随便便都任何人下结论。
解决3:小时候小朋友去邻居家摘了一朵花,被女主人说是偷。小明从此不与年轻女人打交道,因为小时候没有能力去反击,去保护自己,往往以前的经验思维左右了我们现在的行动。
问题4:当你在做无关紧要的事情的时候。
解决4:次人格会提醒我关心和帮助我相信了我的承诺
习惯养成:
1)发现你内心的使命感。
2)兑现承诺从小事做起。
3)立即去做
(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早起
(每天必须做一件事情)读书/输入输出
(每天必须不做一件事情)跳舞
(不要积累太多的未完成事情)心理负担
(有决定胜过没有决定)随机选一个想法去做,去努力实现。
感悟:慢慢来,不要着急,跟着自己的内心走。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波伴对我们都是有帮助的,我们必须把他们当作朋友来接纳。
金句:要保证自己的誓言得到坚持,就必须给这个决定找到足够的理由。
三、《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作者武志红是一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这本书是一本心理学畅销书。接下来我整理了《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1
武志红的又一本书,这本书有个多么自恋的名字,所以春节前后我读完了,过了这么久才来写读书笔记,所以刚刚忍不住又翻了一遍。发觉这本书是典型的案例书籍,就是通过武志红的咨询案例、社会热点案例来输出心理学常识和分析问题。这个也是我相当长时间比较推崇的一种说法,“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之前有很多人遇到过,有很多人研究过,有些人把结果写成了书”。这个就是书籍的作用。它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这个估计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情绪有它的来处,这些都是人这个生灵自带的属性。不论悲伤、愤怒、内疚等等的情绪,都是能量流动的正常形式,我们要接纳这些情绪,就像接纳自己一样。他们就想吃饭、喝水一样必要,像呼吸一样必不可少。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如上所说,恐惧也是一种正常流动的情感。这个反向论证,让我们知道孰轻孰重。这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所有的关系,甚至是冲突,都是照镜子,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有的时候是看到自己的想要和不想要,进一步的审视自己、理解自己。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学会接受自己、宽容自己和宽以待人。给自己一个接受的仪式,开始更懂自己、开始一段更为不同的人生。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2
这本书是在参加深圳读书会微信赠书活动意外获得的,拿回来后放置了一段时间,因为花花童靴也要看,还说好一起分享,才陆续看了起来,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作者武志红是一名资深心理师,写下了诸多畅销心理学著作,曾经还担任过专栏主持,可谓实战经验丰富,接触并帮助许多心理问题的患者,对于深究问题的来源有独特的理解。虽然我个人觉得有些观点过于极端,太集中于讲述从小的影响,但仍然会去吸收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因为每个人不可能做到完美,所以我们要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才会经历越来越多的精彩。接纳自己很重要,我们每天的生活很真实,如何做到在生活中享受这种真实,过程中悦纳真我,是一个不断尝试改变的成长之路,人之所以不完美,才有足够的空间去进步,才能体会努力后达到成功的喜悦。而存在于自身的问题也一样,需要我们探索着去改变,心灵不断成长净化,内在与外在的世界会变得越来越澄清,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观念,而这就是所谓的成熟罢了。围绕在我们周边的种种痛苦,也是有其特殊意味的,或许提醒我们需要去改变了,或许告诉我们应该注意某些方面了,或许让我们经历各种真实的存在,所以,当一切不可避免时,好好的去体会,接受真实的自我,接受发生的事实,也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在人生的大道上探索出一条独立,非传统,带着浓厚刻印的路途,获取非同寻常的快乐!
全书分了七个部分,每个部分阐述一个主题,有系统的书写在人们身上的不完美,讲出这种不完美的好处,怎样去面对,以及如何解决,最后还推荐心灵成长书吧。之一部分主题: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不要和恶习去较劲,因为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它并接受它。坏习惯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我们自己的深层需要。这也颠覆了自己对恶习的'看法,不再那么深恶痛绝的鄙视改正不了一些恶习,而是通过接受再认识逐渐去改正一点点,让需求也得到进化。第二部分主题: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不论忧伤、愤怒、焦虑、嫉妒等,假若你学会敏锐捕捉并坦然接受它们,那么你就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成长。这里提到“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母”,说明从小家庭的影响非常大,在以后的生活中都潜移默化的存在,而且全书这个概念贯穿始终,很多问题从这方面探究原因。然后还有AQ的概念,又称>挫折商,衡量AQ的指标有控制,归因,延伸,耐力。说明我们遇到挫折应当如何处理,将逆境转化为机遇。第三部分主题: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的愤怒,并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愤怒,然后富有智慧地去处理它。对于愤怒,也颠覆了我以往的看法。愤怒是人性的一部分,它是有其作用的,将愤怒的表达是让人去释放,说明某种关系有待改变,而一味的压抑愤怒,反而会出现其它心理问题。愤怒能让我们反思,关系能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下去,是维系相互之间良好的调味剂。只是愤怒不可过度,适可而止的表达,忠于我们的内心。第四部分主题:不要内疚,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内疚是大自然的馈赠,它在提醒我们,你的一个关系需要调整了。这也让人不禁释怀,有什么好内疚的,其实不过是过眼烟云的痛楚。另一点是怎么对别人,不能太过于好,增添别人的内疚感,凡
事留有空间,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第五部分主题: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恐惧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因为很多时候,只有恐惧才能强有力的提醒你,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无须去战胜恐惧,恐惧其实是一种力量,引领我们前行。借助恐惧的力量,勇敢的去行动,往往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第六部分主题: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任何一个你在乎的关系,其实都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可以照出你内心的秘密来。在现实生活中,敞开自己的心扉,无论遭遇什么,都能不断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一生的功课。第七部分: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所谓接受,既直面我们人生的所有真相,深深的懂得,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不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好好生活,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无非都是最好的体验。最后,给自己一个仪式,开始一段征程。心灵的成长并非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我们需要一些具体的仪式来呼应心灵成长的节拍。
这本书陆陆续续看了挺长时间,工作日固定在晚上吃完饭六点左右看半个小时,也解决了这个时间段浪费的问题。另外就是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看书的时候手写记录一些,看完还在微博发布读书重点,形成长期读书的一种传递,更容易坚持下去,以后也能通过微博来温故而知新,何乐而不为。书中这些人性的不完美,自身很多都有完全不同的认识,比如恐惧,愤怒和坏习惯,不再去逃避与躲避,任何身上的毛病都是存在的,也是需要的。如果没有不完美,人生何去何从不是失去了方向吗?所以有了这样的理解,更好的接受自己,接受各种不完美,包括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更好的去面对人生。下一时刻,给自己一些仪式,开始全新的生活。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3
最近读了武志红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很多讲到的情况我也有发生过,也了解了怎样自己给自己做心理调节,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感悟,以供大家参考。一、自身心理调节
很多人会嫌弃自己身上的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比如见了别人会脸红,或者有鼻炎,觉得自己总在别人面前擦鼻涕是很不礼貌的事。在本书中武老师讲到:越控制越失序,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情绪压制起来。当亲人去世时,以前的心理结构会被彻底打破,我们惧怕,所以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觉得自己身上的某一个“症状”很“不好”。这个不好大多是为了面子,觉得自己的行为在别人面前显得不礼貌,但这也要分情况,根据个人理解不同而不同,我就觉得书中的例子很正常,没什么不好。有一个例子:有一个女孩有“脸红症”,与男人交谈时就会很红,她觉得这样很不礼貌,就极力压制自己,告诉自己“下次我一定不能脸红”,但潜意识是接收不到否定词的,所以潜意识就会把这句话变成“下次我一定要脸红”,然后下次就对所有的男生都会脸红。
那当我们出现这种情况时该怎么调节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信任的人做沟通,把自己恐惧的事情告诉他,再由这个人慢慢的引导说出最初种下这个“种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再从这个种子中入手,最后把自己调节好。
这种事情也在我身上发生过。学堂举办了一个冬令营去景德镇,我刚开始是想不去的,想提前回家,顺变去以前的学校看看同学。然后我就找各种理由来搪塞老师,最后经过妈妈和老师的引导我看到了我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自我价值感地、有消极思维等。这次的心理沟通对我的成长影响还是很大的。(详见博文顺其自然的选择)
在以后如果也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会主动找同学、老师和家长沟通,让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家庭教育
后半本书中举了很多因为家庭关系没处理好而出现的心理疾病的例子,多是孩子与父母和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有一个家庭里有一个妈妈和两个儿子,小儿子长的比大儿子要英俊,妈妈在家里比较宠小儿子,所以导致这个男人对待女朋友很好,他自己说道:我非常爱她,为她做什么我都愿意,甚至是死亡。他最不能容忍的
就是背叛,一旦背叛他就会冲那个人发脾气: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爱我?!大家请注意这句话,其实就是他小时候想对他母亲所说的话,但他一直压抑住自己,长大之后他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其他女性身上,自己的婚姻也跟着处理不好。
女儿是以和爸爸的相处模式去找男朋友的,儿子是以与妈妈的相处模式去找女朋友。这个现象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体现,只不过是多少而已。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妈妈对待我和弟弟不同,我也和妈妈说过,妈妈说她对我们两个是一样的爱护,只是体现的方面不同,对于弟弟,因为他年龄小,对他来说最好的教育是鼓励和陪伴,因为我已经到了自立的年龄,对于我妈妈用的更多的是沟通、调整和引导。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很庆幸我能够表达我的想法,经过妈妈这么一开导我就不会种下这样一个极力讨好别人以求关爱的种子。
在我以后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也应该视他们的年龄和成长需求平等的对待孩子们(人数待定),并经过学习怎样处理好关系之后让父母与孩子、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感谢自己的不完美.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感谢自己的不完美.mobi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