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 ,法国著名哲学家 、思想家 。梅洛-庞蒂极大地促进了胡塞尔及海德格尔所开创的现象学传统在法国的传播和发展 。他对绘画艺术 、文学等亦有精深独到的见解 。1952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 。1945年出版其代表性著作《知觉现象学》后 ,又陆续出版《人道主义和恐怖》 、《意义与无意义》 、《辩证法的历险》 、《符号》等哲学著作 ,还有一些著述和讲稿在其去世后经整理出版 ,如《眼与心》 、《可见的与不可见的》 、《世界的散文》等 。
内容介绍:
1948年9-11月 ,梅洛-庞蒂应邀于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做了关于知觉主题的七次演讲 ,本书根据其广播稿录音整理而成 。
演讲所探究的主题 ,其核心不仅是梅洛-庞蒂的哲学 ,而且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现象学 。梅洛-庞蒂否定了这样的观点:知觉是不可靠的 ,倾向于扭曲我们周围的世界 ,反而主张知觉与我们的感觉是不可分离的 ,我们正是依赖于此来弄懂这个世界 。
通过对一系列主题——关于科学 、空间 、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动物的生命以及艺术——的精彩见解 ,梅洛-庞蒂探究得出这一具有指导意义的主题 。自始至终 ,他坚持认为 ,知觉从来不是某种学会了然后就能适用于这个世界的东西 。他提醒我们 ,作为具有具身心智的生物 ,我们天生有知觉 ,并与其他动物以及婴儿一样 ,处于一种与这个世界产生持续 、天然 、不可预测的接触的状态 。梅洛-庞蒂还借助于卡夫卡 、动物行为 ,尤其是现代艺术 ,特别是塞尚的作品 ,提供了许多生动的例子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