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常言道》又名《子母钱》《富翁醒世传》 ,是清代落魄道人编次的中篇小说 ,有西土痴人序 ,成书于清嘉庆九年(1804) 。 [2]
该小说叙写清代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追逐金钱的风气迅速蔓延的社会现实 。作品以金钱为线索 ,刻画了以财主钱士命为代表的一群卑微委琐的人物形象 。作者以深恶痛绝的感情 ,对他们的丑恶面目 ,予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嬉笑怒骂 ,皆成文章 ,对晚清谴责小说有一定影响 。
内容介绍:
明朝崇祯年间 ,秀才时伯济家中藏有祖传至宝金银钱 。它内方外圆 ,能大能小 ,忽黄忽白 ,会飞会舞 ,变化莫测 。本是一对 ,时伯济家藏是个子钱 ,那个母钱却不知流落到何处 。一日 ,时伯济遵从父命 ,带着子钱出门远游 ,来到大海边 ,子钱忽然飞去 。时伯济慌忙寻找 ,不慎失足落水 ,随波飘流 ,幸被人救起 ,并指点他到小人国没逃城 ,投奔独家村财主钱士命 。
钱士命本是个卖柴的穷人 ,只因天上飞下金银钱的母钱 ,始财源滚滚 ,家道日隆 ,成了小人国中首富 ,还得了个“自讯将军”的官职 。钱士命听说时伯济丢失了金银钱 ,一夜未睡 。翌日 ,听从帮闲施利仁之计 ,带着母钱来到海边 ,想用母钱引那落海的子钱出来 。谁知手中的母钱突然飞起 ,转了几圈 ,也落入海中 。钱士命见母钱落海 ,一时情急 ,跳入海中去捞 。这时潮涨浪高 ,钱士命为保性命 ,慌忙逃上岸来 ,闷闷不乐回到家中 。正在胡思乱想 ,晴天一声霹雳 ,漫天蝴蝶乱舞 。钱土命正看得眼花缭乱 ,那大大小小的蝴蝶忽然变做一团 ,飞进他的口中 。钱士命急忙吐出 ,不料却是子 、母两个金银钱 ,不由大喜 ,忙叫家俺摆上香案 ,供奉子 、母金银钱 。
钱士命坐在称孤椅上自鸣得意 ,施利仁等纷纷前来拜贺 。忽有前世寺和尚化僧来见钱士命 ,说钱府财气盈门 ,红光冲天 ,必有宝贝 ,但红光下有一团黑气 ,主人数年之内必将身家不保 ,钱士命听说大惊 ,忙问有何解法 。化僧说叫个斯文人来扫地 ,就可扫除那团黑气 。说完 ,化僧向钱士命化缘 ,指名要金银钱 。钱士命回绝 。后钱士命设法找来时伯济 ,先斥他不来拜贺 ,打了他一掌 ,又命他当众扫地 。时被逼无奈 ,只得屋里屋外 ,通前彻后地扫了一遍 ,心中又羞又气 ,知道投错了门路 ,便题诗在壁 ,逃离独家村 。
钱士命庆寿时 ,贺客盈门 。万笏威逼钱士命给他鸦头吃 ,并交出金银钱抵押 ,否则性命不保 。钱土命忍痛交出金银钱子钱 。翌日 ,钱士命推出拂车 ,挂上金银钱母钱 ,出门去打鸦头 。这拂车挂上金银钱就能随人心愿行走 。途中见小瞎子万弗着 ,他被明晃晃的金银钱母钱一照 ,两只瞎眼顿时明亮了 ,便伸手来抢钱 。钱士命大怒 ,喝令手下抓住万弗着 ,扔进路边的枯井中淹死 。
万笏从钱士命手中夺得金银钱子钱 ,走到赌场 ,金银钱突然飞去 ,被前世寺化僧拾得 ,拿在手中翻弄 ,顿时虚火直旺满身 。他拿着钱到陷入坑洗澡 ,转眼钱又不见了 。穷汉邛诡拾得金银钱 ,又被化僧要去 。
钱士命失去子钱十分懊恼 ,妻子又将母钱私藏房内 。钱士命到处寻找 ,空中落下福神 ,将化僧手中的子钱收回 ,交付钱士命暂时执管 。钱士命归家将子钱细看 ,心想这钱若大些就好了 。那金银钱顿时大了起来 ,钱眼如月洞一般 ,竟可以容身 。钱土命欢天喜地 ,在钱眼中钻来钻去 。一会儿 ,钱眼渐渐收小 ,钱士命忙将身子跳出来 ,金银钱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钱士命收回了子钱 ,又想那母钱 ,日思夜想 ,竟然肚肠大痛 ,害起大病来 。家人找来熊医 ,开了张“烂肚肠一条 、欺心一片 、鄙吝十分 、老面皮一付”的方子 。钱士命服了几帖药 ,泻下了良心 ,渐渐病愈 。
时伯济逃出小人国 ,来到了道德高尚 、古风犹存的大人国 。钱士命得知后 ,带领人马前往大人国捉拿时伯济 ,却被大人举脚踩死 ,他家中的两个金银钱便落入儿子钱百锡手中 。钱百锡是个败家精转世 ,与万笏 、化僧气味相投 ,日日玩弄金银钱 。一日 ,他到凑景山玩耍 ,手中的两个金银钱突然飞升到空中 ,化做一道青烟 ,被风吹散 ,由金甲神赐与时伯济 。时伯济带着子 、母金银钱回到故乡 ,一家欢聚 ,福缘善庆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