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夏志清称赞张爱玲哪一部小说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中篇

1 、夏志清称赞张爱玲哪一部小说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中篇

夏志清:我讲的很多人 ,说他们的书好或者不好 ,都是有道理的 。我认为 ,中国从来有没有像张爱玲这样的作家 ,我看了《金锁记》感动得一塌糊涂 。我是为了写《 中国现代小说史 》才开始看张爱玲的 ,因为以前不读中文书 ,到了美国读书和工作 ,为了写书才看中文小说 ,之前只看一点点周作人 、沈从文 ,一些鲁迅 ,其他不太看的 。我说张爱玲好 ,果然是好 ,你看大家到现在都还在看 。在我看来 ,《金锁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小说 ,但是人家不敢讲这样的话 。中国人就是喜欢客气 ,什么都要讲之一 ,好就好 ,有什么之一!

2 、《围城》国外研究现状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是一部记录人生旅行 、描摹人情世态 、暗示人生困境 、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围城”的小说 , 其外文译本之多 、图书馆收藏数量之众 、传播力度之大 、影响范围之广 、研究成果之多 , 是中外现当代出版史上浓重墨彩的篇章 , 在中外文学交流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

1961年 ,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称赞《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趣味横生 、最用心经营的一部小说 , 也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小说” ,这一评介从此揭开《围城》在海外译介和传播的序幕 , 先后出现英语 、俄语 、法语 、日语 、德语 、波兰语 、捷克语 、西班牙语 、韩语 、越南语和荷兰语等十余个外文译本 , 经历过多次域外旅行 。

继夏志清之后 , 珍妮·凯利1974年在香港《译丛》 (Renditions) 杂志上发表《围城》第一章的英译 , 美国出现两篇研究《围城》的博士论文:胡定邦 (Hu 1977) 的《钱钟书三部文学作品的语言学—文学研究》和胡志德 (Huters 1977) 的《传统的革新:钱钟书与中国现代文学》 。

en 1979:xi) 。《译者导言》除简介作者生平和著作外 , 着重将《围城》作为一个完整艺术品进行讨论 , 认为这既是一部带有幽默风格的喜剧 , 又是一部讽刺爱情婚姻 、评论和研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学者小说 , 其最高艺术成就是对主人公方鸿渐的成功塑造 (同上:xiii-xxix) 。" ,

3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卷三:1955-1959)(简体字版.精装)》epub下载在线阅读 ,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卷三:1955-1959)(简体字版.精装)》(夏志清 ,夏济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夏志清!夏志清称赞张爱玲哪一部小说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中篇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RHFE2uxq9simSWil2JWtw

提取码: h97q

书名: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卷三:1955-1959)(简体字版.精装)

作者:夏志清 ,夏济安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2

页数:484

内容简介:

夏济安 、夏志清昆仲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界的两大巨擘 ,他们早年的求学生涯 ,既是东西方学术交织融汇的实例 ,又是民国和1949年后「大历史」的亲身见证 。他们的往来书信经由志清先生郑重珍藏 ,经夏志清太太王洞女士授权 ,苏州大学季进教授注释整理 ,首次向外界披露 。本书分为四卷 ,收录了1947年夏志清赴美求学到1965年夏济安因病逝世的17年间 ,兄弟两人的通信六百余封 。在这些书信中 ,他们说家常丶谈感情丶论文学丶品电影丶议时政 ,推心置腹 ,无话不谈 。我们可以看到夏志清如何从一位年轻的求学者 ,一步步成长为国际著名学者 ,也可以看到夏济安如何流转各地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努力奋斗的艰辛 。

在滞留海外的岁月里 ,夏氏兄弟在薄薄的航空信纸上以蝇头小字写下生活点滴 、欲望心事 ,还有种种文学话题 。这对兄弟志同道合 ,也是难得的平生知己 。我们不禁想到西晋的陆机(261–303) 、陆云(262–303)兄弟俱有文才 ,尝以书信谈文论艺 。千百年后 ,在另一个紊乱的历史时空里 ,夏氏兄弟以书信记录生命的吉光片羽 ,兼论文艺 ,竟然饶有魏晋风雅 。 ──王德威教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作者简介:

夏志清(1921–2013) ,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 ,生于上海浦东 ,中国文学评论家 ,教授 。 1946年9月随长兄夏济安至北京大学担任助教 ,醉 心于西欧古典文学 ,因研究威廉‧布莱克档案(William Blake Archive)论文脱颖而出 ,取得留美奖学金至耶鲁大学攻读英文硕士丶博士 。在纽约州立学院任教时 ,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 ,完成《中国现代小说史》一 书 ,也奠定他学者评论家的地位 。 1961年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席 。 2006年7月 ,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

夏济 安(1916–1965) ,江苏吴县人 。夏志清教授的兄长 。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毕业 ,曾任教西南联大丶北京大学外语系和香港新亚书院 。 1950 年赴台后任教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为早期小说作家白先勇丶欧阳子丶王文兴丶陈若曦丶叶维廉等人的启蒙老师 ,1956年与吴鲁芹丶刘守宜等创办《文学杂志》并兼任主编 , 在杂志上主张「朴素的丶清醒的丶理智的」文学 ,与其弟夏志清对当代文学的贡献十分深远 。 1959年赴美 ,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丶加州柏克莱大学作研究 ,主要 工作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 。 1965年2月23日因脑溢血病逝于美国奥克兰 。夏济安的中文著作还有《夏济安选集》丶《现代英文选评注》等;英文著作有The Gate of Darkness ,这是一本1949年以前左派文人的评论集 。

王洞 ,夏志清夫人 ,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育硕士 ,耶鲁大学语言学硕士 。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初级研究员丶康州大学讲师 。婚后相夫教女 ,年逾半百 ,改学电脑 ,获哥伦比亚大学电脑学士 ,任职美林证券公司 。现退休 ,定居纽约 。

季 进 ,江苏如皋人 ,文学博士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现代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丶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丶钱钟书研究 。主要著作有《钱钟书与现代西学》丶《陈铨:异邦的借镜》丶《阅读的镜像》丶《另一种声音》丶《彼此的视界》等 ,主编有「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丶「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丶「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丛书」等 。

4 、如何看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一部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名著 。

《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中国内地80年代“重写文学史”运动的最重要的动力 ,而其坐标则是这部文学史对张爱玲 、沈从文和钱钟书等人的发现和推崇 。尤其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通俗小说家 ,在批评家眼里她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 。

但夏志清在小说史中给予张爱玲的篇幅比鲁迅的还要多上一倍 ,将她的小说与曼斯菲尔德 、凯·安·波特 、韦尔蒂和麦克勒斯相提并论 。这对当时的港台文学界乃至之后的内地文学界都震动很大 。

社会评价:

《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本出版于1961年 ,此书的问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境界 ,也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 。

刘川鄂认为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对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的格局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是他发现了张爱玲 、沈从文 、钱钟书 、师陀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价值 。

pdf合并专家
pdf合并专家管理员

上一篇:进京证摄像头分布2022 ,2022年进京证办理方式?
下一篇:中央通讯社!央媒是指哪些媒体?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