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央媒是指哪些媒体?
央媒是指18家中央重点新闻单位 。中央18家媒体有人民日报 、新华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等等 。根据中宣部相关规定 ,中央媒体是指18家中央重点新闻单位 。其他媒体则不宜称为央媒 。
央媒特点
中央媒体兴办子报子刊 ,较早的是人民日报社 。其中 ,《新闻战线》是复刊出版 ,文艺副刊延伸创办了《战地增刊》以及刊载漫画的《讽刺与幽默》 ,还创办了面向市场经济的《市场》 。这些子报刊实际上扩展了人民日报有限的版面 ,大受欢迎 。后来 ,中央媒体的子报子刊越办越多 。通常 ,这些子报子刊不称为央媒 。
新华社 ,作为国家通讯社 ,除创办《新华每日电讯》《经济参考报》《半月谈》《瞭望》等一批子报子刊 ,还陆续建设新华网 、新华网客户端等新媒体 。这些随着互联网传播兴起而兴办的各类子网子端 ,则与子报子刊相似 ,也不称为央媒 。
2 、中央媒体有哪些?
人民日报 、新华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光明网等 。
1 、人民日报
中共中央机关报 ,正部级 ,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 ,时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 ,为华北中央局机关报 ,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 。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名 。
2 、新华社
国家通讯社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正部级 。1931年11月7日 ,新华社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在江西瑞金成立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 。
3 、光明日报
最初由中国民主同盟于1949年6月16日创办 ,毛 、周 、朱等人都曾为《光明日报》创刊题词 ,现由中共中央主管主办 。经济日报自然是经济领域的权威 。两家均是副部级事业单位 。
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是国家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 ,前身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5 、中央电视台
国家电视台 、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 ,成立于1958年5月1日 。中央电视台初名为北京电视台 ,于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 ,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
来源:人民网-18家中央媒体网站抵制淫秽色情信息
3 、通讯社的华文通讯社列表
通讯社是专门向报纸 、杂志 、广播 、电视 、网络等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和图片的机构 ,华文通讯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初创立于广州市的中兴通讯社 ,此后经过百年的历史陆续出现了上百家华文通讯社 ,目前新华社是世界上最大的华文通讯社之一 ,也是中国大陆仅有的两个通讯社中规模较大的一个 。
近代中国国内主要通讯社:
中兴通讯社(广州)
远东通讯社(比利时)
公民通信社(广州)
上海通信社(上海)
湖北通信社(武汉)
湖南通信社(长沙)
北京通信社(北京)
东京通讯社(日本)
新闻编译社(北京)
平民通讯社(北京)
国闻通讯社(上海)
劳动通讯社(上海)
申时电讯社(上海)
中央通讯社(广州)
中俄通讯社(上海)
劳动通讯社(北京)
人民通讯社(武汉)
国民通讯社(上海)
红色中华通讯社(瑞金)
中国工农通讯社(上海)
新华通讯社(延安)
国际新闻社(上海)
全民通讯社(太原)
民族革命通讯社(山西吉县)
香港中国通讯社(香港)
中国新闻社(北京)
华语国际通讯社(美国)
中国评论通讯社(香港)
挪意时报(通讯社)
4 、克莱尔·李·陈纳德的忘年情缘
19岁的陈香梅从岭南大学毕业时 ,因才学出众 ,被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聘用 。在上了6个月的夜班后 ,陈香梅终于被派出去跑外勤 。
陈香梅奉派去采访驻昆明美国空军 ,成了中央通讯社第一位战地女记者 。上司交给她的第一项任务是写一篇第14航空队司令官陈纳德将军的人物专访 。她——一个19岁的初出茅庐的女记者和他——一个54岁的威震长空的美国少将——就这样见面了 。陈香梅走进一间标有“会议室”的大房间 ,紧张的心还在急剧地跳动 。毕竟这是第一次采访一位著名人物 ,采访的成败与自己今后在通讯社的前途紧密相关 。
会议室尽头的一扇门轻轻打开了 。记者席中有人轻轻地说了一声:“老头来了!”这是记者和第14航空队的官兵送给陈纳德的雅号 。个头不高的陈香梅透过前排记者的肩膀 ,看见一个满头黑发的美国将军阔步进来 ,他那刻满皱纹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那件已经不新的皮夹克上嵌着两颗银光闪闪的将星 。陈香梅带着微微的震颤凝视着这位闻名遐迩的飞虎将军 ,她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具有伟大的意志 、力量和勇气 ,兼有高超的智慧 。
招待会结束 ,她还想不出一个合适的问题 。她随着男记者们准备离开时 ,看见陈纳德正微笑地朝她走来 。她紧张地站住了 。
陈纳德先和她打招呼 ,然后告诉她陈应荣从美国写信给他 ,询问陈静宜的近况 ,并提到不久将会见到他的另一个女儿 。一位威震长空的美国将军以这种聊家常的方式和她开始了面对面的谈话 ,陈香梅刚才还绷得紧紧的心一下子平静下来了 。
陈香梅姐妹的遭遇和中国战场急剧恶化的局势 ,使远在大洋彼岸的陈应荣决定把她们接往美国 。他致电陈纳德 ,请他帮忙 。陈纳德的秘书很快就为陈香梅和她的4个妹妹办好了去美国的签证 。大姐陈静宜这时已经到了美国 。当拿到盖有签证的护照和飞往印度的机票时 ,陈香梅的几个妹妹都非常高兴 ,她们明白 ,这意味着可以离开动荡的战争环境 ,去生活在当外交官的父亲身边 。然而 ,陈香梅的心中却是另一种难以言状的滋味 。
她去向陈纳德致谢并道别 。这位飞虎将军不但空战是行家 ,观察人也入木三分 ,他似乎看出了陈香梅的心思:“如果你不想去美国 ,我可以请秘书去取消你的签证 。不过 ,你要仔细考虑一下 。”陈香梅自己明白 ,她其实愿意留在中国 。
她不愿生活在父亲身边 ,19岁的她希望自主 。她喜爱记者的工作 。她更愿意留在陈纳德的身边 ,将他的工作 、生活和其他一切告诉中国人民 。她对他除了崇敬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感情?是否像陈静宜所说的那样是爱上了他?此时 ,她自己也说不清 。不过 ,多年以后 ,她在谈起这段往事时承认陈纳德是她留下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
陈纳德对陈香梅这个选择非常高兴 ,他也愿意她在他的身边 。当时在昆明有不少年轻的美国妇女 ,陈纳德与她们其中的几个相处得不错 ,但他感到与这些人在一起和与陈香梅在一起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他更乐意与这位中国女记者打交道 ,接受她的采访 。
陈香梅留在昆明后 ,巫家坝的第14航空队司令部成了她去得最多的地方 。当然 ,她去那里是采访新闻 ,但有时她自己也会感到 ,去那里似乎不仅仅是为了采访新闻 。有时 ,陈纳德离开昆明飞赴前线 ,陈香梅就会感到若有所失 ,在第14航空队司令部里采访起来也没精打采 。而当陈香梅暂离昆明前往滇缅前线采访战地新闻时 ,陈纳德也会感到他的司令部少了这位女记者 ,显得冷冷清清 ,缺少生气 。
在采访和被采访中 ,女记者和司令官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 ,心灵上的距离越来越近 。第14航空队的官兵们渐渐发现 ,他们的司令官与这位中国女记者在一起的时候 ,脸上没有了平时冷峻的神色 ,嘴角常常挂着一丝微笑 。
5 、《美国演义(全3册)》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美国演义(全3册)》(曹德谦)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CDdSygNcPwaUd4uS0A0rQ
提取码: uvzk
书名:《美国演义(全3册)》
作者:曹德谦
译者:
豆瓣评分:7.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12
页数:1272
内容简介:本书以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演义体 ,生动地再现了美利坚合众国崛起与发展的宏伟历史 。全书自美国独立战争一直写到奥巴马时代 。200多年间美国之史事风云 、人物浮沉 、景物变迁 、趣事逸闻 、内战外战 、幕后秘史等等 ,皆汇聚作者笔端 。作者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 ,具备高超的写作技巧 ,在他的笔下 ,复杂的历史事件脉络清楚 ,难以把握的历史人物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读起来趣味盎然 ,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 。 上册展现了美国如何从一个英属殖民地转变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进程 。内容从1823年新大陆移民的典型代表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踏上北美大陆一直写到南北战争结束 ,中册展现了美国如何从一个新兴的独立国家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 ,并一步步登上国际舞台 ,成为对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 。下册展现了二战后的美国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历程 ,内容从杜鲁门总统上台一直写到奥巴马当选 。
作者简介:曹德谦 ,1923年1月1日生于上海 ,1941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 ,1943年转入成都燕京大学新闻系 ,毕业后人中央通讯社编译部 。1948—1949年就读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 。
1980年在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中文科任审校 ,198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 ,1985—1986年 ,以美国富布莱特资深学者身份在弗吉尼亚大学研究美国历史 。
主要著作有《美国36天罡星》 、《美国72地煞星》 、《中国现代史演义》 、《俄罗斯演义》 、《美国最杰出的十位总统》等 。主要译作(与人合作)有《美国共产党史》 、《林肯传》等 。此外有《英汉翻译手册》一部 。
准备出版的书有:《草根总统杜鲁门》 、《20世纪12位民主先知》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