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安德烈·普拉东诺维奇·普拉东诺夫(1899-1951) ,为数不多迄今仍在世界文坛享有崇高声誉的俄苏作家之一 。二十世纪初期 ,苏联社会建设方兴未艾 ,普拉东诺夫以近乎先知的姿态表达了对激进思想的担忧 ,他认为除了物质的飞速发展 ,应更多地关注民族内在的精神发展 ,寻找“未来新世界”的精神力量 ,避免被物质繁荣的假象所吞噬 。普拉东诺夫独特的语言风格与当时的主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要求相去甚远 ,因此他遭到了当局的排斥 ,许多作品在创作完成后都未能及时与读者见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 ,作家的担忧逐一成真 ,人们开始惊异于作家的超前意识和他前卫的艺术风格 。俄罗斯文学研究界将普拉东诺夫“反叛的艺术思维和异样的书写姿态”定义为一种难以企及的“美学权威” ,他也因此确立了二十世纪俄罗斯经典作家的地位 。
内容介绍:
《美好而粗暴的世界》是普拉东诺夫的小说集 ,其中收录了《叶皮凡水闸》《以太通道》《驿站村》《幸福的莫斯科娃》《美好而粗暴的世界》五篇小说 ,除《美好而粗暴的世界》外均为首次译介给中国读者 。这五篇小说分别属于普拉东诺夫的三个艺术阶段 ,题材从科幻到历史终回归现实 ,展现了作家整个创作生涯的思想变化 。
《以太通道》是对“未来新世界”的一次具象化描绘 ,对这个新世界来说物质上并非无法实现 ,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在精神世界找到通道 。于是作家将笔触伸向了历史 ,创作了《叶皮凡水闸》和《驿站村》 ,通过“历史现实”来思考人民精神家园的根源 ,探究心灵世界蜕变的方法 。《幸福的莫斯科娃》则是一次新世界中精神与物质相融合的尝试 ,但是在长久的探索后 ,终的结果却是归于现实的宁静 ,心灵世界的蜕变依然难以实现 。《美好而粗暴的世界》则以现实的宁静为起点 ,通过人与社会的位置关系 ,展现了现实世界与“未来新世界”之间的巨大鸿沟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