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本•斯泰尔(Benn Steil)
美国外交关系学会国际经济部主任 、高级研究员 ,曾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部主任 。以上两个机构分别是美国和英国研究国际关系问题的顶尖智库 。斯泰尔的研究领域是国际金融 、货币问题 、金融市场 、经济史 。
斯泰尔与萨尔瓦多前财政部长曼努埃尔•海因兹联合撰写的《货币 、市场与主权》荣获2010年哈耶克图书奖 。
内容介绍:
一部讲述美元与英镑决斗的著作 ,居然席卷欧美 ,口碑销量俱佳 ,让人吃惊不已 。作为早已“作古”的事件 ,布雷顿森林的往事有何魅力重新吸引当代人的视线呢?
原来 ,历史再次走到了一个特殊时刻:世界如何重新建立一个国际货币新秩序?人民币有能力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吗?这些问题 ,人们在回顾布雷顿森林的故事后 ,都能找到答案 。
一方面 ,当时身为巨大债权国和贸易顺差国的美国 ,能以一场会议 、一纸合约终结英国对世界贸易和金融的控制权 ,这背后的世界形势 、外交风云 、政治博弈颇值得探究 。而作者把布雷顿森林会议作为连接点 ,将一战二战 、马歇尔计划 、国际金融体系 、中美问题统统贯通起来 ,使整部作品相当有深度 、有广度 、有经济政治战略的高度 。
另一方面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齐齐称道本书的历史细节扣人心弦 、充满娱乐性的同时 ,又左右着历史的方向 。代表英国谈判的凯恩斯 ,虽然思想光耀千古 ,却在决定性时刻难敌美国谈判代表怀特 。更不为人所知的是 ,一手缔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怀特 ,竟然是苏联情报人员 ,于是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走向和结果都受到了不可思议的影响 ,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今日格局 。
历史令人着迷又发人深省 。今天 ,美国的许多论调与当年破产的英国如出一辙 ,而中国则采纳了当年美国人所持的观点 。真实的货币战争远比想象得更为复杂 、更不可思议 。请让我们牢记1944年那次伟大尝试失败的原因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