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陈寅恪(1890—1969) 江西义宁(今修水)人 。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 ,后回国任教 ,历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 、清华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合聘教授 ,兼任其他学术研究机构职务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挈全家离北平南行 ,先后任教西南联大等校 。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 。1948年南迁广州 ,晚年为中山大学教授 ,并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著有《寒柳堂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今已汇为《陈寅恪集》 。他对魏晋南北朝史 、隋唐史 、蒙古史及梵文 、突厥文 、西夏文等古文字和佛教经典均有精湛研究 ,为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毕生践行“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的信条 。
编者简介
胡文辉 学者 、新闻工作者 。1967年生于广州 。工作之余 ,从事学术研究 。近年来对陈寅恪研究贡献尤大 ,以《陈寅恪诗笺释》一书为学林称道 。另著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现代学林点将录》《拟管锥编》《广风月谈》《人物百一录》《洛城论学集》《文史足徵录》等作品数十部 。
内容介绍:
《陈寅恪语录》从陈寅恪先生的全部著作及旁人对于陈氏讲课的记录 、关于陈氏言谈的回忆中选录文字 ,以编者个人的趣味和眼光做取舍 ,非敢谓竭泽而渔 。选录内容侧重适合“语录”的通论 ,更加突出陈寅恪的史识 。录文不避重复 ,相反特别着重将同类的零散材料汇辑一处 ,有意做成“语录长编” ,以期起到“材料类编”之用 。本编所选录文字 ,按“语录体”根据题材分治学方法 、文明与社会 、历史·种族 、历史·阶层 、历史·文化 、历史·其他 、文学 、自述与回忆等八大类六十五个小类编排 ,并选摘陈寅恪具有思想代表性的诗作 ,逐一注明出处 ,简体横排 ,以期更好地提炼陈寅恪的学术精华 ,还原陈寅恪的精神风貌 ,方便读者阅读 、学习 ,真正领会陈寅恪的学与思 、言与行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