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原著者:孟元老 ,宋朝人 ,号幽兰居士 。生平事迹均不详 。
译注者:杨春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文学博士 。曾出版专著《诗赋取士与诗歌用韵研究》等专著 ,点校《格古要论》《三鱼堂日记》《菜根谭》等 ,并有《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笔记》《书里书外:序跋》《中晚唐抒情诗选》等著作 ,参与《中华大典•文献目录典》 ,负责《集总部•总集部》编纂工作 ,发表《宋代《礼部韵略》官方修订史考述》《北宋中晚期科举考试中的诗赋 、经义之争》等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
内容介绍:
《东京梦华录》 ,宋孟元老撰 。本书采用笔记形式 ,记录了北宋 ,主要是徽宗政和 、宣和年间东京汴梁的方方面面 ,从都城城门建制 、主要河道桥梁到皇宫建筑 ,从皇城内外官署方位到城内主要街巷 、店铺 ,从朝会郊祭等朝廷大典到婚嫁产育等民间习俗 ,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 ,从歌舞百戏到市井百态 ,几乎无所不包 ,描绘了东京汴梁这座十一世纪上半叶最繁华的城市 ,从中可以感受到宋代繁荣的都市经济与丰富的市井生活 ,是研究北宋都市经济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 。
《东京梦华录》作者孟元老为北宋遗民 ,此书撰成于南宋绍兴十七年 ,正是北宋灭亡二十年之际 ,所以书中也借记叙当年盛世繁华而一抒怅恨之情 ,因此在南宋偏安江南一隅 、继而亡于蒙古铁骑的特殊时代背景之下 ,引发亡国之人的情感共鸣 ,南宋中后期出现的《西湖老人繁胜录》《都城纪胜》 ,以及宋亡之后追忆都城临安的《武林旧事》《梦粱录》等 ,均与其体例相承 、手法相近 、内容相仿 ,学界常将这些著作命名为“梦华体” ,甚至直到晚明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仍可视为《东京梦华录》之余绪 。因此 ,从这个角度而言 ,《东京梦华录》不失为一部开宗立派的著述 。
在《东京梦华录》的“梦华体”表层叙事之下 ,还隐藏着孟元老二十余年目睹的徽宗朝桩桩件件历史事件 。比如描写东京高大雄伟的城墙 ,隐含着徽宗采用蔡京的意见改筑外城 ,改太祖的曲折城墙为四面笔直 ,大大降低了其防御功能 ,靖康年间金兵攻城时 ,正因其笔直 ,一砲之下 ,整面城墙都摇摇欲坠 。其他如在记述正旦朝会 、南郊祭天等朝廷大典中 ,隐含着徽宗改制礼乐 ,新制《大晟乐》 、改建新的三层祭天圜丘(青城斋宫) 、颁行《政和五礼新仪》 ,颇有以圣君自命的意味 。正是这表层与底层的叙事相结合 ,《东京梦华录》探讨了北宋百年繁华一旦兵火皆成梦幻的原因所在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