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讲历史的王老师” ,本名王磊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教师 ,著有《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该书在2019年上市后 ,立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稳居各大畅销榜前列 。
在教学过程中 ,他发现学生对古人的日常生活很感兴趣 ,但平时的历史教学很少涉及这方面内容 ,于是就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好地传播这类知识 。
从2018年5月起 ,他在抖音App开设“讲历史的王老师”栏目 ,专门介绍有关古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历史知识 ,涉及衣食住行 、恋爱婚姻 、风俗娱乐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脑洞大开的问题 ,干货十足的知识点 ,再加上王老师作为东北人所特有的幽默讲解 ,让人忍不住一口气听完 。
内容介绍:
古代也有“996”工作制吗?
古代的“打工人”主要指官员和衙役 。他们每天卯时上班 ,酉时下班 ,工作天数随朝代的不同而不同 ,惨的时候一个月只放一天假 。平均算下来 ,古人差不多每周要上六天班 ,每天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六点 。因此 ,古代虽然没有“996”工作制 ,却有如出一辙的“666”工作制!
古代的房价高吗?
汉朝的房价简直是“白菜价” 。普通人一两年的工资就够在小城市买一套房了 。唐朝的房价就不那么友善了 。官至吏部侍郎的韩愈 ,居然用了30年才攒够买房子的钱 。宋朝的房价更是高得离谱 。苏辙晚年在汴梁买房子所花的钱 ,需要一个普通人至少120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
古人如何学外语?
由于没有音标 ,人们编了不少汉语顺口溜来标注外语句子的发音 。例如:
清晨见面“谷猫迎”(good morning)
“好度由途”(how do you do)叙别情
一元洋钿“温得拉”(one dollar)
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
…………
作者翻阅了187篇参考文献 ,确保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背后 ,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 。同时他充分发挥了东北人的幽默天赋 ,把每一个问题都写成一个段子 ,让你一边捧腹大笑 ,一边观察真实的古人生活细节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