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海伦娜·罗森布拉特(Helena Rosenblatt)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历史学教授 ,是18世纪到19世纪欧洲学术史研究领域的专家 ,研究兴趣还包括自由主义 、共和主义 、基督教思想和启蒙运动等 。她著有《自由价值观:邦雅曼·贡斯当和宗教政治》(Liberal Values: Benjamin Constant and the Politics of Religion) ,《与卢梭一起思考:从马基雅维利到施密特》(Thinking with Rousseau: From Machiavelli to Schmitt)等 。
译者简介
徐曦白 ,牛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博士候选人 ,澎湃新闻等媒体欧美政治专栏撰稿人 ,从事公民社会 、国家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研究 。译有《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瓶颈:新的机会平等理论》等 。
内容介绍:
在当今日益撕裂的公共空间中 ,“自由主义”俨然成了一些人的战斗口号 ,也成了另一些人嘲讽批判的对象 。“自由主义”真是很多人认为的那样 ,仅是英美特有的政治传统 ,核心便是个人权利吗?
海伦娜·罗森布拉特通过梳理“自由”和“自由主义”从古罗马时期到当代的词义演变 ,以及历史上围绕这一词义展开的各式论战 ,破除了这一流传甚广的错误认识 。在她看来 ,自由主义者起初在内心里都是道德主义者 ,他们从不抛开公民义务空谈个人权利 。自由主义被人为地塑造成了一种只关注个人自由的美国意识形态是冷战和美国全球霸权扩展的产物 。这本著作为重新思考自由的价值 ,以及对自由 、民主展开更加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