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本套装共14册 ,分别为《孤竹·东胡·令支·屠何史》《箕氏朝鲜史》《卫氏朝鲜史》《夫余史》《前燕史》《后燕史》《北燕史》《渤海史》《契丹史》《东丹史》《金史》《东夏史》《北元史》《后金史》 。
邴正 ,1957年生 ,长春市人 。现任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历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吉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专职副主席 ,吉林日报社社长 、党组书记 ,中共吉林省委委员 ,省政协常委 。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吉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 ,吉林省社会学会会长 。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 ,吉林省委 、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吉林省高级专家 。长期从事哲学 、社会学教学与研究 ,专业方向为文化哲学 、发展社会学与文化社会学 。发表论文300余篇 ,出版著作50余部 。
刘信君 ,1962年生 ,内蒙古赤峰市人 。吉林大学领军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曾担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 、《社会科学战线》主编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二级研究员 ,兼任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理事长 。先后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全国“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出版专著《刘信君文集》《毛泽东与东北解放战争》 ,主编 、副主编《中国东北史》《吉林通史》《吉林历史与文化研究丛书》《东北文化丛书》等著作50余部 。在《新华文摘》《历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110余篇 。
内容介绍:
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第40个年头之时 ,《方国属国史》纂写成功 。它是继8部东北通史之后 ,又一部东北通史巨制 。它由14册组成 ,最短为21万字 ,最长达58万余言 。仅从这套丛书的规模而言 ,已超越前书而居上!就内容而言 ,已出多种东北通史的内容 ,以及各种专史记述的史实 ,都包罗在丛书的各相关册卷中 。特别要强调的是 ,各通史 、专史未曾涉及 、未曾具体阐述的史迹 ,为丛书首次列入 ,这就是集大成的表现 。
《方国属国史》从体例到内容 ,谋篇布局 ,集中到一条 ,这就是学术创新 。以往东北通史的体例 ,是以历代王朝为序 ,按章节逐朝逐代记述东北的历史 。《方国属国史》丛书之不同 ,却是打破“王朝体系” ,以东北的各“方国”“属国”为一个政权的实体 ,记述其兴亡始末 。所谓“方国”“属国” ,简言之 ,就是一代王朝治下的地方政权 。自商周之际的《孤竹·东胡·令支·屠何》为开端 ,以下便是《箕氏朝鲜史》《卫氏朝鲜史》《夫余史》《前燕史》《后燕史》《北燕史》《渤海史》《契丹史》《东丹史》《金史》《东夏史》《北元史》 ,直至清入关前的《后金史》 ,计14个方国 、属国 ,上下三千年 。一句话 ,东北通史全覆盖 。
不仅如此 ,每册的书写体例 ,又与通常体例不同:丛书采用二十四史的体例 ,又有所变通 。其主要“部件”是:通史 ,记述该政权的兴亡始末;志 ,分政治 、经济 、官职 、行政 、民族 、文化 、风俗 ,等等 ,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方国属国的实际情况 ,可增可减可变 ,以反映该政权真实历史为准;然后是传记 ,选取各政权有影响的人物入传;再后是“考异” ,列举学术界争议 、史实不清 、证据不足等问题 ,要通过考据的工夫来解决;以下 ,列图表 、大事编年 ,最后一部分是参考文献 。显然 ,这些项目的设置采纳了二十四史中纪传体的一些做法;同时 ,又融入当代学术研究的内容 ,如通史 、考异 、大事编年等 ,将传统与当代不同的体例合而为一 ,可称“古今综合体” ,这就是一个重大的学术创新 。值得称许的是 ,两者结合既不生硬拼装 ,又不相互排斥 ,却是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方国属国史》的作者们称这套丛书为“小二十四史” ,也不为过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