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弗朗索瓦?阿赫托戈(Fran?ois Hartog) ,法国历史学家 ,年鉴学派“新史学”代表人物 。1946年生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荣休教授 ,任古代与现代历史编撰学教席 ,同时也是路易·谢赫耐古代社会比较研究中心和历史研究中心(CRH)的成员 、历史学术期刊《年鉴》杂志的十五人学术委员会成员 。1997年 ,弗朗索瓦·阿赫托戈成为历史学家协会的六十名初始成员之一 。
阿赫托戈深受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和德国史学家莱因哈特·科泽勒克(Reinhart Koselleck)的影响 。他始终关心的问题包括:关于文化边界和他者的思考 、时间和时间观念的流变 、古代史和对古代历史的使用 。他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常常是跳跃式的 ,从不局限于单一的历史时期和地域 ,而是在时空中穿梭和捕捉流变 。其主要作品有《历史性的体制——当下主义与时间经验》《出发去希腊》《希罗多德的镜子》《灯塔工的值班室》《古代人 ,现代人 ,野蛮人》《尤利西斯的记忆:古希腊的边界叙事》《历史的显现》等 。
内容介绍:
古希腊的文明遗产长久以来占据着欧洲文化的核心位置 ,它作为一个阐释对象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塑造和重塑 ,在欧洲不同历史时期被选择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上 、思想上的参考 。从罗马帝国 、中世纪 、文艺复兴直到法国大革命以后 ,不同的历史时期里 ,古希腊的意义如何被定义和阐释 ,它在欧洲建立文化身份和民族身份的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罗列了古罗马在征服古希腊后对古希腊政体和文明的模仿与学习 ,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英国及罗马尼亚甚至美国等欧美学者对希腊文明的“调查” 、比较和研究 ,探讨希腊文明是怎么成为古代思想的代表 ,成为现代文明的基本参考 ,实际上是法国知识精英对欧洲文化的反思 。本书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古希腊 ,肯定了文化多样性和可比较性 ,从而破除了现代人对远古文明的迷思和欧洲对自身文化源头的优越感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