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利剑》是由美国历史学家巴巴拉·W·塔奇曼创作的一部历史研究作品 ,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这部作品聚焦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历史 ,探讨了犹太人在经历近两千年的流散后 ,在同一片土地 、操着原有的语言重新建国的历史事件 ,以及英国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
巴勒斯坦地区的历史
巴巴拉·塔奇曼在书中通过生动的细节 、文学的笔法 ,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 ,记述了从不列颠起源到《贝尔福宣言》的漫长历史中 ,文化和政治的动机——即“圣经”与“利剑”——如何塑造了英国的近东政策 ,并深刻影响了近代中东地区的历史进程 。
英国的角色与影响
英国的支持对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建国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不仅是因为不列颠人一直将巴勒斯坦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也出于大英帝国的战略考量 。书中详细描述了英国在巴勒斯坦地区的政策和行动 ,以及这些政策和行动如何影响了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 。
适合的读者群体
这部作品适合所有对中东历史 、犹太复国主义 、以及英国在中东的角色有兴趣的读者 。特别是那些希望了解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的历史背景和英国在中东政策的影响的读者 。
相关问答
问:《圣经与利剑》是谁创作的历史研究作品?
答:《圣经与利剑》是由美国历史学家巴巴拉·W·塔奇曼创作的历史研究作品 。
问: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这部作品主要探讨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建国历史 ,以及英国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记述了从不列颠起源到《贝尔福宣言》的漫长历史 。
问:这部作品的特色是什么?
答:这部作品的特色是生动的细节 、文学的笔法 ,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 ,探讨了文化和政治的动机如何塑造了英国的近东政策 ,并深刻影响了近代中东地区的历史进程 。
问:这部作品适合哪些读者?
答:《圣经与利剑》适合所有对中东历史 、犹太复国主义 、以及英国在中东的角色有兴趣的读者 ,尤其是那些希望了解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的历史背景和英国在中东政策的影响的读者 。
作者简介 · · · · · ·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 ,1912—1989) ,美国著名历史学者 、作家 ,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首位女性院长 ,备受费正清 、约翰·肯尼迪 、威廉·夏伊勒等人推重 。她于1963年和1972年分别凭《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1911—1 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 。她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 ,文字充满戏剧张力和画面感 ,主张把历史看作可读的故事 ,自称是“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家”;她认为历史作家同时也是艺术家 ,应运用想象力和创造性写出清晰 、有趣的历史 。塔奇曼的作品是严谨学术研究和精致文字的结合 ,并伴随着深刻的反思 ,拥有让读者着迷的魅力 。
除两部普利策奖作品外 ,另有Bible and Sword 、《齐默尔曼电报》 、《骄傲之塔》 、《远方之镜》 、《历史的技艺》 、《愚政进行曲》等作品 。
目录 · · · · · ·
【前言】
第1章 起源:公认的神话
第2章 不列颠的使徒:亚利马太的约瑟
第3章 “耶路撒冷啊 ,我们站在了你的大门内”:朝圣的浪潮
第4章 十字军东征
第5章 英译《圣经》
第6章 黎凡特的商业冒险家
第7章 几乎成真的预言:清教徒的英格兰和以色列的希望
第8章 宗教低潮期:世俗智者的统治
第9章 东方问题:叙利亚的帝国之争
第10章 沙夫茨伯里伯爵的愿景:信奉英国国教的以色列
第11章 帝国航线上的巴勒斯坦
第12章 犹太人登场:“我不为己 ,谁来为我?”
第13章 涌入圣地
第14章 迫近:迪斯雷利 、苏伊士 、塞浦路斯
第15章 秃鹰合围:土耳其苏丹的困境
第16章 赫茨尔和张伯伦:第一份领土提议
第17章 结局:贝尔福宣言和巴勒斯坦托管
【后记:梦想的破灭】
参考文献和注释
索引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