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巫鸿(Wu Hung) ,著名美术史家 、批评家 、策展人 ,芝加哥大学教授 。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 。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 、金石组 。
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 。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 ,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 。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 ,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 ,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 ,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 。
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 ,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 ,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 ,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 ,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 ,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 。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人 。
内容介绍:
从凡尔赛到紫禁城 ,穿衣镜是否为东西方联合创造的结果?
从怡红院到养心殿 ,镜屏如何引发中国人关于真与幻的文学和艺术想象?
从欧洲到全球 ,穿衣镜摄影模式怎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从程式到主体 ,摄影师和艺术家如何以镜子表现个人身份和主观意识?
有座架 、可移动的落地玻璃镜被发明 ,并通过跨国贸易在世界上流通 ,物品 、绘画和摄影由此在全球历史进程里串联起来 。
帝王 、艺术家 、作家和民众在与镜像相关的视觉联想和艺术创造中 ,构建出繁复无尽的时空幻象 ,既参与着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 ,又总是映射着超乎现实生活的信息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