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让-保尔·萨特 ,(1905—1980) ,二十世纪法国最主要的哲学家 、存在主义代表人物 、文学家 、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萨特一生著述甚多 ,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等;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自由之路》 ,中篇小说《恶心》 ,短篇小说集《墙》 ,剧本《苍蝇》《恭顺的妓女》等 。他的学说对法国及整个欧美的思想文化界曾产生深刻影响 ,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964年 ,凭借小说《文字生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但他拒绝接受 。
沈志明 ,(1938— ) ,旅法学者 。生于苏州 。1961年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 ,先后在上海外国语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巴黎七大任教 。1997年至今 ,从事中法经济 、文化交流工作 。著有《论萨特戏剧的悬念》《略论阿拉贡》等;译有《茫茫黑夜漫游》《文字生涯》《死亡的时代》《普鲁斯特美文选》等;主编《萨特文集》(合作) ,《加缪全集》(合作)等 。
李恒基 ,著名翻译家 、原外国电影艺术研究家 、原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 。于1999年8月17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64岁 。李恒基先生在法国文学翻译方面 ,有很高的造诣 ,尤精于诗歌翻译 ,其主要译作有:《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 、雨果诗选等 。
内容介绍:
《死无葬身之地》是“萨特代表作”之一 。收入萨特极具代表性的两部戏剧《隔离审讯》和《死无葬身之地》 。萨特认为:“戏剧能表现的最动人的东西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性格 ,是选择和自由地做出决定的瞬间 ,这个决定使决定者承担道德责任 ,影响他的终身 。” 哲理剧《隔离审讯》点明了自由的障碍在于顾忌他人的评说 。《死无葬身之地》则把人物置于极限处境 ,面对生死的考验 ,他们和刽子手展开了意志的决斗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