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罗伯特 J.古拉(Robert J. Gula ,1941-1989)
先后毕业于科尔比学院和哈佛大学 ,毕业后在格罗顿学校教逻辑学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 ,独著或合著了超过60本书 ,其中最受欢迎和影响力最大的即本书 。本书为语言逻辑领域最著名的代表作 ,首版于1979年 ,后多次改版 ,一直经久不衰 。
内容介绍:
罗伯特J.古拉(Robert J. Gula)英年早逝 ,47岁时就被胰腺癌夺去了生命 。但凡接触过他的人 ,无一不为他深深折服:他活力四射 、目光如炬 、言简意赅 ,有着运动员般健硕的身躯 ,一团棕灰色的头发倒向一边却不显蓬乱 ,时而流露顽童般俏皮的幽默感 ,却总是全神贯注地仔细 、真心倾听他人的话语 ,还拥有闪闪发光的心灵 。他年少时创造了多项径赛纪录 ,热爱小狗和小孩 ,钢琴演奏达到音乐会水准 ,尤其推崇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 ,还独著或与人合著过17本书 ,所涉猎主题从《神话:希腊和罗马》(Mythology: Greek and Roman)到《精确:写作者参考手册》(Precision: A Reference Handbook for Writers) 。他在美国最佳中学之一的格罗顿中学除了任职督学主任之外 ,还教授拉丁语 、希腊语 、代数 、几何 、化学 、英文写作 ,以及最为人称道的逻辑学 。
在《当代作家》(Contemporary Authors)名录中 ,对于为什么要创作最后这本有关语言逻辑的手册 ,古拉如此阐释:“这本书来自我的挫败感 ,看到有些人 ,甚至非常聪明的一部分人常常在群体中无法‘沟通’ ,我感到非常痛心 。见识过太多陷入僵局的会议和讨论后 ,我开始好奇这是为什么 。这种好奇促使我在格罗顿中学开设关于非形式逻辑的课程 ,这门逻辑课程又促成了本书的诞生 。
“我注意到有些人害怕逻辑 。‘你和你的逻辑’ ,他们这样对我说 。然而 ,我还注意到 ,这种态度常常反映了他们捉襟见肘的现实处境 ,他们要么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没有考虑清楚自己的立场;要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情绪化反应而非出自理性思考——也就是说 ,他们的态度背后还有深藏的动机 。”
本书致力于成为最好的语言逻辑谬误手册 ,希望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 。此外 ,它还包含更多内容 。从某种层面而言 ,这是一本介绍人们如何欺骗自己和他人的小册子 。一旦有谬误存在 ,古拉早已辨认出来并贴上标签 ,像一位兴致勃勃的鳞翅目昆虫学家炫耀他对蝴蝶翅膀每一种变异的分类 。从另一种层面而言 ,它是一堂关于非数理逻辑思维的小课程 ,是一种对哲学和经济学特别重要的思维形式 ,也是我们所有人每天使用并且常常被滥用的思维形式 。就实质而言 ,它是一部学术研究的超凡杰作 ,然而在形式上却出人意料的轻松 、自如且通俗易懂 ,无论阅读还是参考均趣味盎然 。
有意阅读本书的读者或使用者也不要被谬误的庞大数量给吓到(超过170条) ,作者对此一一列举并逐条解释 。广义而言 ,它们都是一些简单主题的变异形式 ,也就是惯常的人性趋势:杂乱无章 ,即以一个不恰当的立场开始 ,或者无法恰到好处地推进;缺乏组织 ,即不同的对象之间不能恰当地区分彼此或者适当地分门别类;前后不一致 ,即含有直接的自相矛盾;混淆不清 ,要么有意要么无意;与主题无关 ,即插入与所主张内容毫不相干的信息或论证;信息缺失 ,即省略重要的事实 、观点或角度 。
通过总结这些术语 ,我们应该对古拉的书足够熟悉 。但本书最令人印象深刻且最有趣的是 ,所有细节 、走向不合逻辑的种种方式 、所有的变异及排列组合 ,它们本身隐藏在秩序井然 、组织合理 、前后一致 、明确 、与主题相关和信息完整之中 。古拉的一名学生在格罗顿中学校刊上说此书“教会我如何思考” ,而另一名学生则说“它能改变你的生活” 。很少有一本手册能这样 ,即便是其自身领域里最好的参考书 ,也很少见到能改变一个人生活的 。但是本书的确可以改变任何人的生活 ,只要读者在研究了书中的大量例子之后能汲取它的精髓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