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心理学发展该向何处去?”“心理学能做什么?”或许是每个时代的心理学人要解决的终极问题 。这套“世图心理大师彩虹书系”是由世图心理编辑部精心挑选的心理学名著 ,汇集了众多西方心理学大家的传世名著和沧海遗珠 ,力图为读者提供看到心理学全貌的窗口 ,进而为读者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本系列图书值得所有心理学人和愿意了解心理学 、愿意重新理解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的读者参考 。
本书系 ,汇集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分析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等流派创始人或代表人物的重要作品 ,涉及个体的自我心理发展全过程 ,是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伟大缩影 。本书系包括《智慧与感觉》 、《占有还是存在》 、《童年与社会》 、《游戏与理智》 、《自体的分析》 、《论人的成长》 、《洞见与责任》和《自我分析》共8册 。
《智慧与感觉》在本书中 ,琼·埃里克森对身体感觉在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讨 。通过类比和隐喻 ,她找到了艺术创造与自我塑造之间的“阿里阿德涅之线” ,认为个体对自我的塑造是创造性的活动 。她认为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发展和永葆活力的主要来源 。
《占有还是存在》本书中 ,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弗洛姆区分了两种不同形式的个人体验 、生存方式 、社会性格:占有(to have)和生存(to be) 。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基础是以利润为取向的社会 ,而占有观念的实质是:物物 ,也物于物——占有者和占有物都成为了物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死的 、没有生命力的 。书中说:“看起来 ,我好像拥有一切 ,实际上一无所有 ,因为我所有的 ,所占有的和所统治的对象都是生命过程中暂时的瞬间 。”
《童年与社会》它是20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 、普利策奖得主 、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埃里克森的代表作 。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心理社会理论(俗称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的初步成形 。在本书中 ,埃里克森首次提出了生活周期八阶段理论 ,它的前提假设是:八种基本力量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逐渐显现 ,每种基本力量都是在特定时间出现的发展性冲突的产物 。本书(原版)曾在心理学 、人类学 、文化学 、社会学等领域引起巨大反响 ,被奉为一本研究童年之社会意义的经典著作 ,更有人称这本书为一本从心理学出发的百科全书 。
《游戏与理智》在被深深的怀疑所笼罩的某一历史时期 ,爱利克·埃里克森对那些曾滋养了某些纪元 ,而在其他纪元缺失的共同愿景的本质和结构进行了探究 。从孩子的游戏世界到成人的梦想生活 ,从艺术家的想象到科学家的推理 ,他对人类关于游戏和愿景的倾向进行了说明 。最后 ,他对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愿景——美国梦的起源和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 。这种世界观既包括愿景 ,又包括反愿景 ,二者相互对抗 ,赋予了共同的现实以连贯的意义 ,并释放了个体和公共的力量 。
《自体的分析》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学家 、教师和学者 ,海因茨科胡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 。胡特反对许多主流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 ,挑战正统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思想在美国医疗领域的控制 。《自体的分析》是科胡特极具影响力的书 ,它建立一代分析师治疗人格障碍的行业标准 。本书以其开创性地分析了自恋而著称 ,是学者和从业人员寻求理解人格的必备读物 。
《论人的成长》在此书的第一部分 ,罗杰斯大师回顾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经历 、成长体验 ,以及人生观的起源等 。此书的第二部分 ,罗杰斯详细介绍了其个人的专业观点和参加的各种活动 。书中的第三部分 ,重点讨论了教育问题 ,他提到了自己对于教育性质的认识以及展望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中 ,罗杰斯发表了他对文化巨大改变的看法 ,也推测了我们的世界改变的方式 。此书讨论的内容 ,已不局限于心理疗法 ,而是一种观点 ,一种哲学 ,一种存在方式 。这种存在方式 ,是任何国家 、任何职业的人都能非常热衷的 、使生命得以扩展的方式 。
《洞见与责任》本书是爱利克·埃里克森呈递给安娜·弗洛伊德的一张完美答卷 。在成为一名精神分析师之前 ,埃里克森曾接受了安娜·弗洛伊德数年的精神分析训练 。安娜·弗洛伊德在诸多方面发展了父亲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这对埃里克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自我分析》本书是霍妮在总结自己以及同行和患者经历的基础上 ,为治疗轻度神经症设计出来的方法 。作为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霍妮在本书中再次展现了她缜密 、周全的个性 。她在书中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她的病人 ,一位对男友有着神经症依赖的女士 ,进行了数月的自我分析后 ,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神经症的根源 ,最后摆脱了这段病态的关系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