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昆虫记中蟋蟀是如何产卵的
蟋蟀腹部末端有一根产卵管,产卵时插入土中。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
越冬卵于10月产下,第二年4~5月孵化为若虫。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危害花生幼苗。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
若虫蜕皮6次(即6个龄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141~151天。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
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蟋蟀科种类体长大于3mm;体色变化较大,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或为绿色、黄色等;体色均一者较少,多数为杂色。身体不具鳞片。口式为下口式或前口式。
触角丝状,远长于体长;触角柄节多为圆盾形,窄于或等于额突;少数类群为长盾形,较大,宽于额突。复眼较大,一般为头长的1/4~1/2;单眼一般3枚,呈倒三角形或线状排列;中单眼位于头背侧、颜面或额突顶端。黄褐色至黑褐色。
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
各足跗节3对,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常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
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由2对管瓣组成。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对。雄腹端有短杆状腹刺1对。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
体色多为黑褐色,体型多呈圆桶状,有粗壮的后腿,比身体还要长的细丝状触角。腹部末端有两根长尾丝,如果是雌虫,还有一根比尾丝还长的产卵管,分辨雌雄还有一招,翅膀有明显凹凸花纹的是雄的,翅纹平直的是雌的。最特殊的是,他的听器是在前脚节上。
根据现有资料的统计,我国已记载的蟋蟀共计4科16亚科73属273种,其中蟋蟀科为蟋蟀总科内最大类群,共计13亚科67属258种,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省50种。(另此处数据有疑问:世界上已定名的约有1400种以上,中国已定名有30种以上。)若干种类为旱作物的害虫。
蟋蟀亚科(Gryllinae)的田野蟋蟀属(Gryllus)和家蟋蟀(Acheta domesticus,旧作Gryllus domesticus)身体粗壮,呈黑或褐色,常打浅洞;取食植物、动物、衣服或互残。田野蟋蟀又称黑蟋蟀,常生活在田野或庭院,有时进入室内。
家蟋蟀头部色浅,并有深色横带;已从欧洲引入北美;见于建筑物及垃圾堆中;家蟋蟀及田野蟋蟀均分布广泛,日夜鸣叫。温度大于32摄氏度,小于7摄氏度时不叫。在美国售作鱼饵,又用于生物学实验。
针蟋亚科(Nemobiinae,或归入蟋蟀亚科)长12公厘,鸣声为一系列高调的颤音,生活在牧区及林区。
条纹针蟋(Nemobius vittatus)腹部有三条暗纹。树蟋亚科(Oecanthinae)白或绿色。翅透明;因食蚜虫而有益,但产卵时损伤树枝;鸣声为悠长的颤音。
雪白树蟀(Oecanthus fultoni)通称温度计树蟀,因其在15秒钟内发出的颤音数再加40,便大约等于当时的华氏温度。栖息在乔木和灌木的种类夜间叫,草丛种类日夜都叫。
蚁蟋亚科(Myrmecophilinae)的种类小型,3~5公厘长,无翅,弓背,生活于蚁巢中。
钲蟋亚科(Mogoplistinae)的种类(无翅灌丛蟋)常见于灌丛或热带多沙地区水边的碎石下,体细长,5~13公厘,无翅或翅小,而覆有透明易磨去的鳞片。
蛣蛉亚科(Trigonidiinae)的种类(有翅灌丛蟋)4~9公厘长,产卵器剑形,生活于池边灌丛中。
金蛣蛉亚科(Eneopterinae)的种类(褐色灌丛蟋)较大,瘦长,浅褐色,常见于树上或灌丛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蟋蟀
二、《童年》:简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500字 《昆虫记》:介绍一种昆虫的捕食...
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乐观、纯朴的茨冈人,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亲可爱,与人为善的。而外祖父的上帝则与之相反,它不爱人,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
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之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后来母亲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思考之后,他终于增强了力量和信心。
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后父打。贫困和疾病,吞蚀着她的美丽。由于她心境不好对阿廖沙常常表现出冷酷和不公平。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的情感渐渐被对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但这也招致学校的非难。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昆虫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身体明显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部分都由若干环节组成。头部由6个环节愈合而成,成体已无节的痕迹。胸部由前胸、中胸、后胸三节组成。腹部由3~12个环节组成,大多数为10~11节。
(2)成虫有三对分节的足,分别长在三个胸节上。(少于三对或多于三对足的动物都不是昆虫,这是鉴定昆虫最明显的标志。)
(3)大多数昆虫的成虫胸部都长着两对翅,也有一些种类的昆虫演化为只有一对翅(如蚊、蝇),还有一些种类的昆虫翅完全退化了(如蚤、虱)。
(4)昆虫的头上长着一对分节的触角,有触觉和嗅觉作用,用来探路、寻食、辨别方向和求偶。
(5)昆虫体内没有骨骼,成虫体表长有一层外壳,称为“外骨骼”。
昆虫的习性
昆虫具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习性,包括它们的活动和行为,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趋性
趋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定向活动。最常见的趋性有:
趋光性:大多数夜出性的昆虫对短波光有强烈的趋性。因此,我们常用黑光灯进行诱集;蚜虫对黄色的光有趋性,所以在菜田中可用黄板进行诱杀。
趋化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化学物质具有趋性。在菜田中,你看菜粉蝶总是在甘兰菜上飞来飞去,原来它们对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的芥子油有强烈的趋性。近年来科学家们根据雄虫能在很远的地方闻到雌虫所散发出的性外激素气味的道理,研制出很多害虫的性诱剂,利用雄虫的这种趋性来引诱和消灭它们。
二、食性
昆虫取食的习性叫食性。昆虫的食性可有两种不同的分法。如果按昆虫取食食物的性质将它们分为:
植食性:以植物的各部分为食物的昆虫,这类昆虫约占全部昆虫的40~50%,如:粘虫、棉铃虫、麦蚜等。
肉食性:以其它动物为食物的昆虫,如:瓢虫、草蛉、各种寄生蜂等。
腐食性:以动物的尸体、粪便、腐败的植物为食料的昆虫,如苍蝇、屎克郎等。
杂食性:是指象蟑螂一样既吃植物性食物,又吃动物性食物的昆虫。
食性
如果按昆虫取食食物范围的广狭来划分,可将昆虫分为:
多食性:可在不同科的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棉铃虫可为害几十个科的200多种植物。
寡食性:只在一科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菜粉蝶和小菜蛾只在十字花科不同属的植物上生活。
单食性:而只能在一种植物上或者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几个种上取食的昆虫,例如梨大食心虫,只在梨属的植物上取食为害,绿豆象只为害绿豆,豌豆象只为害豌豆等。
三、假死性
有些昆虫,例如很多甲虫,当受到震动时,立即呈麻痹状态,从树上掉到地下,这种习性叫假死性。在害虫防治中,人们常常利用它们的假死习性,将它们集中消灭。
四、群集性和迁飞性
一种昆虫的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的现象叫群集性。
昆虫群集在一起有两种情况:之一种是临时性的,象舟形毛虫从卵块中刚刚孵化出来的低龄幼虫,群集生活,高龄以后四散为害。另一种是持久性的。例如东亚飞蝗,它们的群集性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从小到大,它们总是生活在一起。
还有的昆虫,象燕子一样有规律的飞来飞去,叫迁飞性昆虫。如粘虫,每年秋天飞到南方越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北方,周而复始。在我国,许多农林害虫都具有迁飞性。例如,为害水稻的稻纵卷叶螟,为害作物根颈的小地老虎等等。
五、保护色和拟态
昆虫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昆虫在漫长的演化道路上进化了一些其它保护自己的绝招,其中的一项就是具有保护色。在生长季节草地上的蚂蚱是绿色的,而当草叶枯黄后,蚂蚱的颜色也随之改变成与枯草一样的枯黄色。还有的昆虫,既有保护色,又能配合自己的体型和环境背景来保护自己。如尺蛾的幼虫、枯叶蝶的成虫、竹节虫等 。
有些昆虫既有保护色,又有与背景形成鲜明对照的体色,叫警戒色。当有敌害时,突然展开吓它一跳,可以吓跑胆小的敌人。
昆虫有时也可以"模拟"其它动物的姿态来保护自己,这种现象叫"拟态"。这是一只食蚜蝇,它的外形与蜜蜂非常相像,虽然它没有螫针来保护自己,但那些领教过蜜蜂厉害的动物一见到它,马上想起了蜜蜂,远远地躲开了。在昆虫世界中,并不是食蚜蝇有意要学蜜蜂的样子,而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在自然选择下,它们朝着有利的特征发展的结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养全人类 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养全人类 mobi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