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 、伊凡伊里奇之死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下载地址私信你了 ,点击右上消息可以看到
邮箱呢?
伊凡伊里奇之死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 ,点击免费下载:
需要别的再问
二 、伊凡·伊里奇之死
有天国的人 ,为了人间的爱 ,藏起翅翼而降到地下 ,教人飞翔 。——罗曼罗兰《名人传》
如果我只能推荐一本书 ,那一定是《伊凡·伊里奇之死》了 ,其实它只是一个中篇小说 ,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读完 ,却道出了生死大问题 。这已经是自己第四遍读这篇小说了 ,可是每次翻开 ,它都可以告诉自己一些新的内容 。托尔斯泰朴实无华的文字总是能够轻易的把读者带进故事里 ,切身体会故事里人物的经验 ,感受他崇高深邃的思想 ,那是人类思想的底色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的最后说到 ,托尔斯泰把自己看作是每一个人的兄弟 ,说出我们这些普通人所共有的思想 ,他是我们的良知 。托尔斯泰曾在莫斯科看到人们的生活后嚎啕:人们不能这样地过活!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晚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小说中伊凡·伊里奇死亡时精神上的困苦 ,也总让人不禁想到82岁的托尔斯泰离家出走独自死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时 ,精神上面临的同样深刻的困苦 。
小说开始于同事们在办公室听闻伊凡·伊里奇死亡的消息时的谈话 ,同事们很喜欢伊凡·伊里奇 ,但每个人首先想到的却是 ,“这个人的死 ,对于各位委员或是他们熟人的职位升迁会有什么意义 。”这句心理描写仿佛是突然对现实来了个特写 ,冰冷但真实 ,这是故事中的人物也是读故事的人们 ,这种感觉瞬间把读者拽进了故事里 。
在丧礼上 ,伊凡·伊里奇的好友彼得·伊凡内奇听闻他死时经历了三天三夜极度的痛苦 ,他想到 ,这种情况也可能随时落到我的头上 ,刹那间感到毛骨悚然 。但是 ,他自己也不知怎的 ,一种常有的想法很快就使他镇静下来 ,"这种事只有伊凡·伊里奇会碰上 ,我可绝不会碰上 。这种事不应该也不可能落到我的头上 。"彼得·伊凡内奇思考了一下 ,镇静下来 ,详细询问伊凡·伊里奇临终时的情况 ,仿佛这种事故只会发生在伊凡·伊里奇身上 ,可绝不会发生在他身上 。其实就连伊凡·伊里奇自己都不习惯于“他快要死了”这个念头 ,他在基泽韦捷尔的逻辑学著作里读到这样一种三段论法:盖尤斯是人 ,凡人都要死 ,因此盖尤斯也要死 。他始终认为这个例子只适用于盖尤斯 ,绝对不适用于他 。身为读者的我们又有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面临死亡呢 ,我们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 ,也许有过一瞬间的恐惧 ,但很少有过深刻的思考 。认识到有一天我们都会死亡并不消极 ,一个人只有认识了到了这个 ,才会明白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 ,什么又是不重要的 ,从而调整自己的生活 。
伊凡·伊里奇的一生就是我们的一生 。伊凡·伊里奇的身世极其普通 ,极其简单 ,而又极其可怕 ,伊凡·伊里奇是个法官 ,去世时才四十五岁 。伊凡·伊里奇是所谓家里的佼佼者 。他不像哥哥那样冷淡古板 ,也不像弟弟那样放荡不羁 。他介于他们之间:聪明 ,机灵 ,乐观 ,文雅 。他在法学院念书 ,成绩优良 ,在法学院里就显示了后来终生具备的特点:能干 ,乐观 ,厚道 ,随和 ,但又能严格履行自认为应尽的责任 ,而他心目中的责任就是达官贵人所公认的职责 。他从小不会巴结拍马 ,成年后还是不善于阿谀奉承 ,但从青年时代起就像飞蛾扑火那样追随上层人士 ,模仿他们的一举一动 ,接受他们的人生观 ,并同他们交朋友 。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的热情在他身上消失得干干净净 。他开始迷恋声色 ,追逐功名 。最后发展到自由放纵的地步 。不过 ,他的本性还能使他保持一定分寸 ,不至于过分逾越常规 。在社交场中 ,他诙谐风趣而又和蔼有礼 ,正像他的上司和上司太太——他是他们家的常客——称赞他的那样 ,是个好小子 。
本书总结:伊凡·伊里奇的生活过得合乎他的愿望 ,快乐而体面 。直到有一天他身体出现了不舒服 。他渐渐意识到:他身上出现了一种空前严重的情况 。这一点只有他自己明白 ,周围的人谁也不知道 ,或者不想知道 。他们总以为天下太平 ,一切如旧 。这一点使伊凡·伊里奇觉得格外难受 。在这样的生死边缘上 ,他只能独自默默地忍受 ,没有一个人了解他 ,没有一个人可怜他 ,身体上的痛苦逐渐影响到了精神 ,病痛折磨着他自己也折磨着他人 。
当他感受到其他人的关心有些矫揉造作时特别希望——尽管他不好意思承认——有人像疼爱有病的孩子那样疼爱他 ,他真希望有人疼他 ,吻他 ,对着他哭 ,就像人家疼爱孩子那样 。他忍不住像孩子般痛哭 ,他哭自己的无依无靠 ,哭自己的孤独寂寞 ,哭人们的残酷 ,哭上帝的残酷和冷漠 。
就这样 ,托尔斯泰用大师的笔触让我们切身体验了伊凡·伊里奇走向死亡时的痛苦 。
伊凡·伊里奇因病痛躺在床上 ,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现实的痛苦让他觉得他的生活有些不对头 ,“不对头 。你过去和现在赖以生活的一切都是谎言 ,都是对你掩盖生死大事的骗局 。他忽然想 ,以前说他这辈子生活过得不对头 ,他是绝对不同意的 ,但现在看来可能是真的 。他的职务 ,他所安排的生活 ,他的家庭 ,他所献身的公益事业和本职工作 ,这一切可能都不对头 。他试图为这一切辩护 ,但忽然发现这一切都有问题 ,没有什么可辩护的 。”
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想要寻找答案:
"像你以前那样活得舒畅而快乐吗?"心灵里的声音问 。于是他开始回忆自已一生中美好的日子 。奇怪的是 ,所有那些美好的日子现在看来一点也不美好 ,只有童年的回忆是例外 。童年时代确实有过欢乐的日子 ,要是时光能倒转 ,那是值得重温的 。他想到年纪越小 ,越是充满生气 。生命里善的因素越多 ,生命力也就越充沛 。两者互为因果 。离童年越远 ,离现实越近 ,那些欢乐就显得越无足轻重 ,越可疑 。这是从法学院开始的 。在那里还有点真正美好的事:还有欢乐 ,还有友谊 ,还有希望 。但读到高年级 ,美好的时光就越来越少 。后来开始在官府供职 ,又出现了美好的时光:那时对一个女人的倾慕 。后来生活又浑浑噩噩 ,美好的时光更少了 ,越来越少 ,越来越少了 。装腔作势!死气沉沉地办公 ,不择手段地捞钱 ,就这样过了一年 ,两年 ,十年 ,二十年—始终是那么一套 。而且越是往后 ,就越是死气沉沉 。我在走下坡路 ,却还以为在上山 。就是这么一回事 。大家都说我官运亨通 ,步步高升 ,其实生命正在我的脚下溜走……
他每分钟都感觉到 ,不管他怎样挣扎 ,他是越来越接近那恐怖的末日了 。他觉得他的痛苦在于他正被人塞到那个黑窟窿里去 ,而更痛苦的是他不能爽爽快快落进去 。他所以不能爽爽快快落进去 ,是因为他认为他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这种对自己生命的肯定 ,阻碍了他 ,不让他走 ,使他特别痛苦 。直到他临死时 ,儿子捉住他的手 ,把它贴在嘴唇上 ,哭了起来 。他看到了光 。他看到妻子走到他跟前 ,面颊和鼻子上挂着眼泪 ,他为她难过 。他恍然大悟 ,原来折磨他的东西消失了 ,从四面八方消失了 ,从一切方面消失了 。他可怜他们 ,应该使他们不再受罪 。应该使他们 、也使自己摆脱种种痛苦 。"多么简单 ,多么快乐!"他想 。"疼痛呢?"他问自己 ,"它哪儿去了?嗳 ,疼痛 ,你在哪儿啊?"
托尔斯泰用伊凡·伊里奇的死亡告诉读者关于生死大问题的答案:生活中有太多的骗局 ,有意义的是人们彼此之间纯净的爱 。
到此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伊凡伊里奇之死了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 ,希望介绍关于伊凡伊里奇之死了mobi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