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求一本西方哲学史(全新译本)(增补修订版)梯利版本,mobi格式
1、罗素的《西方的智慧》,这是一本以论述西方哲学的社会历史环境为特色的哲学史。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介绍哲学史本身的知识更多一点。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纳入太多的罗素的个人评介因素。2、梯利,《西方哲学史》,这一本,我觉得是了解西方哲学历史知识的理想读本。理由:其一,它客观,反映的是对哲学家的客观评价;其二,它全面,它不只论述最出名的哲学家,也论述一些不是很出名但很有特色的哲学家;其三,它的结构,也是比较客观的西方哲学史的编排结构。3、其他的哲学史:(1)黑格尔和文德尔班的,都代表了各自哲学立场的哲学史见解。确实很有深度,适合有哲学远见的人去把握。(2)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和希尔贝克等人的西方哲学史,其特色在于都涉及了更多的20世纪的哲学,对于之前的哲学,它们也各有侧重,可以参考。(3)《牛津西方哲学史》和《批评的西方哲学史》,这两种都是一群人编写的。它们并不具有梯利哲学史那样的系统性视野,但是又有多样化的哲学史角度。也可作为参考。(4)《西方哲学史(学术版)》,叶秀山和王树人主编的,共八卷。这个比较全面,可以参考。4、西方哲学史,当然还有很多。但汉语版本中比较有价值的,大概就这几种了。我的建议是,如果是要掌握客观的西方哲学史知识,先读梯利的比较好。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二、怎么评价梯利的《西方哲学史》?
我认为这本书它是了解西方哲学,历史知识的理想读本,首先因为它是非常客观的,它里面都是对于哲学家以下的客观评价,他是公平的,其次他也是全面的,他不仅仅只是弄出一些出名的哲学家,同时也论述一下不是很出名,但是很有特色的哲学家。
不太适合初学者,而适合有一定哲学基础的人来读。读哲学史最好结合多个版本来读,因为不同的哲学史对同个哲学家的解读都不太一样,如果你想要对某个哲学家的思想有深入了解,梯利这个版本是必须看的。很经典的一本哲学史,内容比大多数市面上的哲学史要深入和全面,但是也更难理解。
其实西方哲学史就是思想史,他们都是一个个璀璨的哲学巨星,然后建造成的思想之塔,那么你要想攀登这样的高塔的时候,就必须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也就是西方先哲们,所以说只有通过了解他们的思想,你才能够了解整个西方的哲学史,我认为梯利的西方哲学史也是一个巨人。
我认为梯利的西方哲学史是一本了解西方哲学历史知识的最好的书本之一,因为它是非常公正的一本书,他对于哲学的评价都是非常客观的,只是它的结构也是比较客观的西方哲学史的排版结构,外观特别的好,个人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我想要去了解西方哲学历史的话,这是必读的一本书。
内容其实写的是非常全面的,而且非常客观的评价了历史的进展,是一本以论述西方哲学的社会历史环境为特色的哲学史。它们都纳入太多的梯利的个人评介因素。代表了哲学立场的哲学史见解。确实很有深度,适合有哲学远见的人去把握。
三、《西方哲学史》版本那么多,哪个比较好
1、《西方哲学史》由罗素所著,该书主要关注哲学思想与社会、政治背景之间的联系,并分析其影响。然而,书中对某些哲学家的解读存在误解,例如对康德的解读就存在问题。
2、梯利的《西方哲学史》以其严谨和简洁著称,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尽管内容详实,但其风格可能对初学者缺乏吸引力,更适合作为构建哲学知识基础的参考书。
3、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为读者描绘了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仅通过目录就能把握西方哲学的演变和关键节点。
西方哲学史的特点在于,它是哲学与科学紧密相连、与宗教相互影响又对立的历史。在哲学诞生之前,人们通过宗教信仰和神话来形象化地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哲学的兴起标志着人们开始用抽象思维,通过概念形式来表达世界观。古希腊哲学在摆脱宗教信仰和神话的过程中诞生,并与科学紧密相连,当时的哲学家往往也是科学家。他们从宏观角度观察自然界,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解剖和分析。
四、西方哲学史哪个版本好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一部经典之作,它将哲学史与社会历史背景相结合,使得哲学思想的演变易于理解。书中对历史的广泛叙述是其一大特色,但80万字的篇幅可能不适合初学者。梯利的版本则更具学术性,客观全面,适合学习西方哲学史时阅读。这本书以其讲义为基础编写,受到西方哲学界的广泛好评,并常被用作大学哲学系的教材或重要参考资料。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虽然有其价值,但由于文风晦涩,通常更受专业人士欢迎,如考研或撰写论文时使用。对于业余爱好者而言,罗素的著作更能开阔视野。因此,建议先阅读梯利的著作,再转向罗素的作品。
五、梯利西哲史的三个中译本
梯利西哲史的三个中译本
元 尚
黄见德的《西方哲学东渐史》是西方哲学中国传播史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著作,但是遗憾的是该书提及梯利《西洋哲学史》(陈正谟译本)的文字很少,在“综合性研究著作的译介”一节里面有个列表其中提到陈正谟译本,其后作者说:“把它们输入进来,对于人们形成对西方哲学发展过程的全面认识,由此进一步把握西方哲学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其中大部分在学术上都能体现这种价值,如德国韦伯的《欧洲哲学史》与美国梯利的《西洋哲学史》。”在所列出的十来部通史性的西哲史作品中,梯利的这部应该说是最具特色,系统、简明,正是这样的特点,使该书至今仍甚为读书人所乐道。
梯利《西洋哲学史》最早中译本,由陈正谟所译,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列入当时的“大学丛书(教本)”上下两册。就是这个最早的译本,从翻译到出版,却历经曲折。
据陈正谟序描述,梯利原书出版于1914年,5年之后,1919年胡适在北京大学讲授西方哲学史的时候,指定学生拿梯利的这部书作参考书。那时候没有译本,于是胡适就约好十二名学生来一起翻译这部书。并且还计划把这部译作编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丛书”之中。陈正谟正好是十二人中之一。此书翻译虽然安排了十二个人来进行,“后来只有六个人翻译了个人所担负的一部分,因而未能出版。”也就是说最早胡适将该书译本列入商务印书馆“世界丛书”的出版计划因为译者的原因而夭折。这样一部大部头著作的翻译,交给十二名学生来翻译,可能是想做得快一些,但欲速不达的老话说的还是没错的。
这件事情虽然搁浅,然而作为译者之一的陈正谟,却一直把译事放在心上,1923年陈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其间利用业余时间重新继续翻译此书,可惜的是没有多长时间,他就辞职回到湖北从事教育工作,据陈序已“无瑕翻译”,就这样一直持续到1928年,“译者到内政部工作,因‘等因奉此’的文稿草拟之后颇有优裕时间,又检起原书,继续翻译。”这次译的很快,1929年全书译毕,仍然交给了商务印书馆准备出版,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直到1931年商务印书馆才排版完毕,“经友人李伯嘉先生检示三校清样一册,嘱作最后校正。当年十二月校对完毕,作成勘误表,连同清样寄还。”梯利《西洋哲学史》中译本此时应该是呼之欲出了,多说好事多磨,这话看来不假,意外的事情往往会中断即将完成的事情。好像命运在跟人们开玩笑,一波三折才会成就好事。
一二八,是的,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了,它给上海商务印书馆带来的损失,尽人皆知,然而它带给陈正谟的则是“所有清样、纸板、译稿俱成劫灰”。原来陈氏译稿尚存有底稿在家里,1931年南京发水,“我的寓所在信府河,适在秦淮河的右岸,译文底稿的一部分为水所淹。因知译稿已由商务印书馆排印,遂即弃去而不顾惜。后闻知译稿未能出版,已遭国难,始觉懊悔。”陈氏于序中说:“因原书是一种名著,前此翻译时,曾费一番心血,颇欲重译损失译稿的一部分(约占全书三分之二),以便贡献于吾国学术界。商务印书馆亦赞成此计,乃抽暇译之。”钟情,对于译书来说,是一种动力。又是几年工夫,序文史1936年写的,书是1938年出的,那么可以推测,梯利的《西洋哲学史》最后全部译完,大约在1936年前一年。
译书者往往比评书者,更能看清楚原书的精妙之处与缺欠。陈氏再说到该书长处时指出:“原著者不把哲学局限于认识论一方面或宇宙论一方面。他在叙述历代哲学家的思想时,不仅着重于他们对于宇宙万有根本问题的思想,并着重于他们的伦理的、宗教的、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与教育的思想。”是以,译者继而推介说,这部书“不仅宜于研究哲学的人阅读,并宜于非专门研究哲学的人阅读。其所以称为名著的,多半就因此。”对这样一部名著的问题,陈氏批评说:“原著者是一个唯心论者,对于唯心论者的思想叙述的较详,而为宗教张目的思想,尤不惮烦劳的叙述。这种地方虽为嗜好宗教者所崇尚,但处于相反地位者必不甚满意。对于近代学术大有影响的达尔文,在这本哲学史中,只有他的名字发现过两三次,并无一章或一节的文字叙述他的思想,这不能不是一个大缺点。”单纯的指出一部名著的缺点,不难,难的是能够洞悉产生这种缺点的成因,“成见在胸的短处,为各哲学史家所难免,”此语颇为允当。至于后来人们批评梯利这部书说其不重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内容,陈氏以为此乃欧美正统哲学家“所共有之态度,算不了本书之缺点。
一波三折,好事多磨,此书之一个中译本1938年问世,从此开始了其在中国文史哲读书界,长达六十余年的影响。已故著名哲学家葛力先生,在为该书新译本做的序言中,称陈氏译本在1949年前在中国拥有很大影响。
梯利的这部书之中译版本,到目前为止,所见共有三个,之一个是193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陈正谟译《西洋哲学史》,第二个是197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葛力新译本《西方哲学史》上册,1978年该书下册出版。第三个是199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这个版本增加了伍德增补部分的中译内容。
首发于:《中华读书报》2011年02月23日第十四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方哲学史梯利 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方哲学史梯利 mobi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