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出版的金瓶.梅无删减吗?(金瓶梅研究内容简介)

文章目录:

  1. 南洋出版的金瓶.梅无删减吗?
  2. 金瓶梅研究内容简介
  3. 三寸入肉,强如骨肉出处
  4. 西门庆一生唯一的一次爱情

一、南洋出版的金瓶.梅无删减吗?

全球第一套简体中文完整版《金瓶梅》(一字不删),包括拥有最充分原始信息、最具可读性的“崇祯本”全部内容(该版本曾面向中国高级领导干部和学者及大型图书馆少量印制),并附录万历词话本中和崇祯本内容不同的部分(将词话本中与崇祯本差别较大的第一回前半部分,第五十三、五十四回,以及词话本特有,而崇祯本所无的“欣欣自序”、“廿公跋”、“词曰”以及“四贪词”,也一并附上)使得读者花一套书的钱,同时可得两大主要版本的内容。崇祯本的200幅精美插图,虽然有“春宫色彩”,也全以每图一页予以保留;崇祯本原有珍贵的眉批和旁评以双排小字体全部插入正文里(现有繁体竖排本,则是将眉批放在页眉位置,使读者不知批点何处。新加坡一些拥有繁体竖排本的读者,又购买本社出版的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这一处理)可起导读作用。并对原本中的异体字进行认真查对和部分替代,给今日读者的阅读必将带来不少方便。

二、金瓶梅研究内容简介

《金瓶梅研究(第9辑)》是一部深度剖析这部古典文学作品的学术专著,其中涵盖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首先,它探讨了临清这一地名对《金瓶梅》创作的重要性,认为临清的地理文化背景对小说情节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其次,文章针对《临清州志》与《金瓶梅》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新的思考,揭示了历史文献对文学创作的潜在关联。

“伟大也要有人懂”这一章节,旨在解读《金瓶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通过深入研究展现其不朽价值。作者对《金瓶梅》中“财色”主题的独特解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分析了这一主题在叙事结构和审美层面上的体现。

接着,文章聚焦于《金瓶梅》的“罪财”叙述及其审美类型,深入剖析了作者如何运用叙事技巧来呈现社会道德与经济状况的冲突。同时,对于叙事建构的思维特征,作者揭示了《金瓶梅》在叙事策略上的创新和独特性。

时间线索是《金瓶梅》的一大特色,书中第五年的叙述尤为引人注目。作者分析了这一时间阶段的叙事张力,展现了作者在时间处理上的巧妙之处。崇祯本的评语则揭示了《金瓶梅》与心学哲学的深层联系,为理解作品提供了新的学术路径。

眉批形态是崇祯本《金瓶梅》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这一独特的形式,研究者得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读者的阅读反应。最后,作者还探讨了各版本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版本间的差异和变迁对于理解原著的多重价值。

三、三寸入肉,强如骨肉出处

三寸入肉,强如骨肉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崇祯本《金瓶梅》的第二回中,其有关内容如下:

1、在《金瓶梅》中,“三寸入肉,强如骨肉”这句话被用来形容女性缠足所带来的痛苦。在那个时代,女性缠足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缠足不仅会让女性的脚变形,而且还会让她们无法正常行走。因此,“三寸入肉,强如骨肉”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女性缠足所带来的痛苦的生动比喻。

2、三寸入肉,强如骨肉这句话也可以被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痛苦或不适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例如,一个人在经历一场严重的疾病后,可能会感到“三寸入肉,强如骨肉”的痛苦和不适。

三寸入肉,强如骨肉出处

3、三寸入肉,强如骨肉这个比喻也可以被用来形容一种强烈的情感或经历。例如,一个人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有着强烈的爱或恨,或者有着强烈的欲望,这种情感或经历也可以用“三寸入肉,强如骨肉”来形容。

金瓶梅的有关知识

1、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2、金瓶梅以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

三寸入肉,强如骨肉出处

3、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从此,文人创作成为小说创作的主流。《金瓶梅》之前的长篇小说,莫不取材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金瓶梅》摆脱了这一传统,以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和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使中国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日臻成熟。

四、西门庆一生唯一的一次爱情

自打《金瓶梅》问世四百年以来,在各种褒扬和争论声中,其“奇书”的魅力愈加彰显。它立足于现实市井生活,反映人间世情,写的是真实的民间社会的日常故事。

关于它的书名,绝大多数读者都认同于这书名里概括着全书三位女主角的解释,“金”是潘金莲,“瓶”是李瓶儿,“梅”是指庞春梅。

相对而言,李瓶儿可能是更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一位女性,因为在她和西门庆的关系里,有着超越了肉欲的爱情,西门庆这一纵欲狂人,也因在与她的爱情中显示出了人性中的温柔,宽容与善意,从而更有血有肉,更具认知内涵。

在《金瓶梅》第一回中就讲:"故士矜才则德薄,女炫色则情放”书末又云;"楼月善良终有寿,瓶梅淫佚早归泉”,可见,作者很大程度上是带着封建卫道士的批判姿态,将李瓶儿作为第二号淫妇来写的。

张竹坡也在第十七回明白指出;"夫写瓶儿必写竹山,何哉?见得淫妇人偷情,其所偷之人,大抵一时看中,便千方百计,引之入室,便思车来贿迁,其意本为淫耳,岂能为彼所偷之人割鼻截发,誓死相守哉。写淫妇至此,令人心灰过半矣。”

然而,尽管如此,李瓶儿的形象依旧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金瓶梅》崇祯本评语很准确地指出李瓶儿的性格特点:愚、浅、醇厚、情深。

换个角度来说,在远古的生殖器崇拜中,鱼也是用来表现女阴的。

这个女人味儿十足的李瓶儿,用她的一生完美演绎了雌性动物从发情求偶到繁殖后代,直至生命终结的全过程,将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女性的生存状况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时代更迭百年,现在,恐怕我们已经不能把她当作一个仅供世人批判的文化符号,而是要收起那副批判者的崇高姿态,要将她当成个人来真实看待了。

李瓶儿的形象随着故事情节的演变逐渐推进,她在嫁给西门庆之前,曾经与替她看病的医生蒋竹山有过一段短暂婚史。

事实上在整个《金瓶梅》中,蒋竹山就像一个飘忽的影子,始终在西门庆这个强光源的映照之下作为一个陪衬而存在。

就如同李瓶儿自己所言,西门庆是个天,蒋竹山是块砖一个在三十三天之上,一个在九十九地之下。

蒋竹山在小说十七回里面完全是作为西门庆的对照而出现的,写蒋竹山正是写西门庆,并主要是写西门庆性功能之强,揭示他讨李瓶儿欢心的原因。

用李瓶儿的话说:“你就是医奴的药一般,一经你手,教奴没日没夜只是想你”,这话李瓶儿几乎一字不差地在西门庆面前说了两遍。

这种赤裸的情欲表达使得李瓶儿成了不同于潘金莲的又一个淫妇。也因此,注定了她一生的悲惨结局。

作为奸夫代表的西门庆,无论是被作为反面教材警示世人还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可否认的一点却是,尽管他与很多女人有过交往,但真正能让这个花心男人动了真情,落了泪的却惟李瓶儿一个而已。

当李瓶儿病势沉重的时候,西门庆守着她哭道:“我的姐姐,我见你不好,心中舍不得你。”

书中还描写到:“西门庆见她胳膊儿瘦的银条儿似的,守在房内哭泣。”“那西门庆悲恸不胜,哭道:‘我的姐姐,你有甚话,只顾说’又这西门庆不听便罢,听了如刀剜肝胆,剑锥性身心相似,哭道:“我的姐姐,你说的是哪里话,我西门庆就是穷死了,也不肯亏负了你”。

再“西门庆归到卷棚内,看着收拾灯坛。见没救星,不觉泪出。”书中毫不厌烦地写西门庆在李瓶儿生病和李瓶儿死时,对于李瓶儿的生离死别之情,是那样真切,那样凄婉,令人读而泪下。

西门庆对李瓶儿如此情深,如果不是李瓶儿真正占据了他的心,成了他心中的唯一,那么他怎能这样悲痛欲绝?

嫁入西门家的瓶儿,温柔娴熟,大气包容,不嫉妒西门庆恩宠她人,不在意潘金莲处处使坏,不给西门庆增加家中琐事带来的不快,不给任何人增添因为自己而起的麻烦。

正因为此,在她死后人人都念叨的“好性儿”,也就是月娘形容的“温存”,就是绣像本中崇评的“醇厚”。

在她死后,西门庆嚎啕而出的话正是对她婚后生活比较客观的褒奖:“他来了咱家这些年,大大小小没曾惹了一个人,且是又好个性格儿,又不出语,你教我舍的他那些儿!”(《金瓶梅》第六十二回)。

虽然说李瓶儿在作者笔下,有和潘金莲一样强烈的情欲,按着传统道德观念衡量,她也有淫荡的行为,是不贞洁的女人。

但却因为作者具体真实地刻画了她痴爱、情深的性格,虽淫但不是淫妇,虽有缺陷但不丑恶不引人憎嫌。

作者塑造李瓶儿形象的开拓意义,在冲破传统道德观念上不如潘金莲形象来得猛烈、彻底,可是在传统单一的价值批判上,李瓶儿却是一个异类,她的性情也因为自身形象的复杂化而变得真实可感了。

李瓶儿是一个始终在追求爱的人,因无爱而狠心,因有爱而宽忍。

很多评论者骂她淫妇,说她自作自受,比如说哈佛大学田晓菲教授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中分析瓶儿的行为是懦弱,胆怯。

我以为不然,从人物性格角度出发,她的“不争”正是对西门庆爱的另一种表现,不让他为了闺阁中无聊琐事操心,她尽量把从金莲那里受到的气都自己消解。

其实她只盼着能够安守一隅,抱着孩子,看着丈夫,做个好妻子。然而在妻妾成群的庭院里,这个愿望的满足也是千难万难,生了官哥以后的瓶儿,更加受气,直到官哥受惊死后,她也气恨伤心而死。

我想,若是能够让月娘、金莲或者任何人早于她为西门家生子,她都会真心地为她们祝福,不争不妒,为别人的快乐而开心。

她并没有复杂的机心,也没有非黑即白的判断标准,她只是一个女人中的女人,比一般女人更简单,更温柔,更软弱,更善良。

《世说新语》中“文学”一门第四十六条,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秉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诸人莫有言者。

刘尹答曰:‘譬如泻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叹绝,以为名通。” 人的品格就像水流漫地,好坏善恶都是外力施加在上面的对不同部分的判断。

李瓶儿正如水一样,实实在在来讲,她既不是标签上所说的“淫妇”,也不是简单的善良无知,用善或恶的标准来衡量她总是徒劳。

她也邪恶,也善良,也懦弱,也坚忍,也让人恨她不够勇敢、不够聪明、不会保护自己,也让人爱她那么简单,那么明理,那么深情爱人。

又或者说李瓶儿是女人中的女人,她的生命总朝着一个方向走,即如老子所言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兰陵笑笑生写西门庆哭李瓶儿的文笔,也算是一绝。这种摧肝裂胆的哀嚎,真心诚意的痛,在明代作品中实属罕见。

故作者写的那样细腻,那样真切,那样感人,那样别出心裁。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苦周瑜,多少带着政客的虚伪和技巧;刘备的哭,也多半是为了他的政治目的。

《水浒传》中宋江哭晁盖,暗含着一丝庆幸的因素,所以作者在写这些的时候就略显粗糙。

只此一项,便可看出兰陵笑笑生的大手笔。他的描写一点也不输于罗贯中,施耐庵等人,就与“哭”的细节来说,恐怕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描写细节达到这样的细腻,深入,丝丝入扣的,在当时是绝无仅有。包括后来高鹗写的《红楼梦》,贾宝玉哭林黛玉的一回,也没有西门庆哭李瓶儿这样生动感人。

瓶儿已死,带走了这个大家族最后的温暖与人情。西门庆此后也不久于人世,而这个世界的斗争还在继续。

人心险恶,瓶儿之死,未尝不是一种解脱。郑振铎在《谈金瓶梅词话》批判到:“它是一部很伟大的小说,赤裸裸地、毫无忌惮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病态,表现着世纪末的最荒唐的一个堕落的社会景象。

这个充满了罪恶的畸形社会,虽然经过了好几次的血潮的洗荡,至今还是像陈年的肺病患者似的,在恹恹一息的挣扎着生存在那里呢!”

这是在袁宏道笔下“朝不谋夕,恬不知耻”的时代,成为了一部布局繁杂、场景开阔的社会巨幅写真是《金瓶梅》不可避免的宿命,它更多的意义在于像一个楔子一样钉入当时社会的最真实一面,成为后人去触摸时代脉搏的一处有效端口。

而西门庆的爱情必定沦落为可有可无的背景,只能在兰陵笑笑生谋笔的蛛丝马迹中寻出一丝丝端倪。

毕竟,在“酒色之徒”与“放荡淫妇”之间奢谈连普通人都无法拥有的美妙爱情,会是一件多么滑稽又可笑的事情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金瓶梅 崇祯本 .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金瓶梅 崇祯本 .mobi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mobi图书网
mobi图书网管理员

上一篇:《唐诗鉴赏辞典》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唐诗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_百 ...)
下一篇:谁有《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全本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资源(红楼梦脂评辑校by郑红枫/郑庆山全文在线阅读)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