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 、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 。弗洛伊德终生从事写作和临床治疗 ,他的思想极为深刻 ,提出了自恋 ,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 、自我 、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重要理论 ,使精神分析成为了解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方法 。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自我与本我》《少女杜拉的故事》《文明及其缺憾》等 。
内容介绍:
《刻意回避: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为什么你会忘记跟朋友的约会?为什么你看着某人却叫出了另一个人的名字?为什么你在换乘的时候又坐回了始发地?为什么你站在办公室门口却掏出了家里的钥匙?为什么你会把文章的标题读错?看似不经意的失误背后 ,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在本书中 ,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对这些常见的失误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将无意识的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之中 ,揭开了遗忘 、错误 、迷信等日常现象的奥秘 。书中列举了200多个案例 ,有一部分是弗洛伊德的亲身经历 ,还有一部分则来自他的朋友和学生 。阅读本书 ,让你在心理学大师的分析和讲述中读懂他人的内心世界 ,也更加了解真正的自己 。《与自己对话的3个维度》本书收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两篇成熟作品——《超越快乐原则》及《自我与本我》 ,简练地表达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要点和学说精髓 。《超越快乐原则》是弗洛伊德于1920年出版的一本承上启下的著作 。这部著作中 ,弗洛伊德提出在本我所遵从的快乐原则以及自我所遵从的现实原则之外 ,还有一个强迫性重复原则 ,即超越快乐原则 。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在这本书中也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自我与本我》是弗洛伊德在1923年出版的有关自我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 ,代表弗洛伊德晚年转向社会 、文化 、道德和宗教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是其思想比较成熟的一本力作 。《杜拉的梦:弗洛伊德亲自示范梦的解析》弗洛伊德继《梦的解析》后又一部惊世骇俗之作为进一步论证和充实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撰写了这本案例分析 。时至今日 ,杜拉的案例依然是精神分析史上的极为重要的案例 ,弗洛伊德对杜拉的梦的分析 ,依然是释梦领域不可多得的实践范本 。一个房子着火 。我父亲站在我的床边把我叫醒 。我迅速穿上衣服 。我母亲想要把她的珠宝盒抢救出来 ,但父亲说:“我可不愿意让自己和两个孩子因为你的珠宝盒而被烧死 。”我们急忙跑下楼去 ,一跑出去 ,我就醒了 。杜拉周期性反复出现的梦唤起了弗洛伊德的好奇心 ,弗洛伊德对这个梦的天才解析不仅剖析了杜拉不为人知 、甚至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梦境语言 ,还为我们破译了精神冰山与心灵深处的密码 。《文明及其缺憾》本书是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对当时西方人类社会现实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的代表作 ,其中包括《一个幻觉的未来》和《文明及其缺憾》两部分内容 。本书与《自我与本我》《超越快乐原则》《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 ,共同构成了弗洛伊德晚年用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来评价社会文明和文化问题的系列著述 。本书是弗洛伊德后期对西方社会 、文化和文明的发展 、宗教等问题进行的基于精神分析视角的理性分析 ,是弗洛伊德晚年对其生活的欧洲社会文明问题的不懈探索和反思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