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文艺复兴》是白先勇先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是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之际出版的 ,主要收录了白先勇先生关于文学 、艺术活动的文章 。书中不仅包含了对小说的创作经验 、昆曲的美学价值 、以及《红楼梦》版本的探讨 ,还涉及了文化经典的保存与流传 ,以及如何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 。
白先勇先生在书中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复兴的渴望 。他认为 ,实现中国文化的文艺复兴是必要的 ,这需要重新发掘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精髓 ,并在此基础上接续上现代世界的新文化 。白先勇先生希望通过这些文章 ,能够帮助实现中国文化重建或重构的工作 ,就像五四运动一样 ,开启一场新的文化运动 。 这本书的时间跨度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直至现在 ,反映了白先勇先生多年来对文艺复兴的悲愿和追求 。通过这些文章 ,我们可以看到白先勇先生个人色彩的文艺复兴的历史轨迹和基本面貌 。
作者简介 · · · · · ·
小说家 、散文家 、评论家 、剧作家 。1937年生 ,广西桂林人 ,名将白崇禧之子 。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 ,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 。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 、《台北人》 、《纽约客》 ,长篇小说《孽子》 ,散文集《树犹如此》 、《蓦然回首》 、《明星咖啡馆》 、《第六只手指》 ,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 ,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玉卿嫂》 、《孤恋花》 、《最后的贵族》等 ,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白崇禧将军身影集》 。近年来致力于两岸昆曲复兴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重新解读与推广 ,重新整理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 、高濂《玉簪记》 、无名氏《白罗衫》 ,著有《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
目录 · · · · · ·
【思考】
白先勇与青年朋友谈小说
文建 、文教要合乎时代需要
将传统融入现代
文学经典的保存与流传——写在台湾文学经典研讨会前
我的创作经验
眉眼盈盈处——二十一世纪上海 、香港 、台北承担融合中西文化的重要任务
昆曲的美学价值
【行动】
《现代文学》创立的时代背景及其精神风貌——写在《现代文学》重刊之前
《牡丹亭》还魂记
十年辛苦不寻常——我的昆曲之旅
白先勇的昆曲新美学——从《牡丹亭》到《玉簪记》
琴曲书画——新版《玉簪记》的制作方向
《红楼梦》前言
抢救尤三姐的贞操——《红楼梦》程乙本与庚辰本之比较
贾宝玉的大红斗篷与林黛玉的染泪手帕——《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悲剧力量
【声音】
与白先勇论小说艺术——胡菊人 、白先勇谈话录(节选)
树立我们文化的新模式
中国需要一次新的“五四”运动——丁果 、白先勇谈话录
现在是文化复兴的好时光——《瞭望东方周刊》访谈白先勇梦
像保存青铜器一样保存昆曲——央视《文明之旅》访谈白先勇
到“五四”一百年 ,再来一场“文艺复兴”——余秋雨 、白先勇谈话录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十三邀》访谈白先勇
我所有的准备 ,都是为了中国的“文艺复兴”——刘俊访谈白先勇
【代后记】闻弦歌而知雅意——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开始的文艺复兴/黎湘萍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