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套装包括:《海明威:最后的访谈》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 ,《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最后的访谈》 。
内容介绍:
《海明威:最后的访谈》:这是一份不同寻常的记录 ,收集了海明威与《巴黎评论》《大西洋月刊》等媒体所做四篇访谈 。访谈中的许多回答 ,刻薄 、迷人而真挚 ,一如受访者本人 。他凭借一己之力重新定义并改写了美国文学的面貌 。为了呈现一个真实状态的海明威 ,采访者多年坚持 ,多次碰壁 ,留下了宝贵的访谈资料 。海明威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处于怎样的生命状态?他对小说写作有什么见解?他的日常生活如何?从他对于作品的全身心投入中 ,可以瞥见一个与众不同的海明威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本书收录了博尔赫斯在哈佛大学任职期间与理查德·伯金所作的著名访谈 ,他曾说 ,“理查德·伯金让我重新认识自己 。”他给出了针对自己和他人的文学作品的真知灼见 ,并谈到了现在常常为人忽略的诸多政治主张 。而辞世前几日 ,他和好友莱库比曾进行过一次私密的访谈 ,涉及他的生活 、爱以及对自己作品和国家的种种思考 ,也是真正意义上“最后的访谈” 。这几次贯穿博尔赫斯写作生涯的访谈 ,为读者了解这位20世纪最著名的文化巨擘打开窗口 。
《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马尔克斯因《百年孤独》而为世界上亿万读者所熟悉 ,深受各年龄层的读者喜爱 ,他或许是史上最受欢迎的小说家 ,哪怕在他最后一部小说出版的十多年之后 ,仍是如此 。本书包括了对他的首次采访 ,当时马尔克斯正处在《百年孤独》的艰苦创作中 ,这次采访展现了一个年轻作家在尚未闻名世界前的样貌 ,并揭示了马尔克斯对真爱以及对民间迷信的看法 。对他的终生粉丝 ,以及那些首次接触作家作品的读者而言 ,本书都是一本广泛而深刻的书 。
《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1998年 ,波拉尼奥的小说《荒野侦探》发表 ,记者在几封书信往来之后 ,就“真理”与“结果”进行了一场长久的讨论 。这次访谈首次译成中文收录在此 。其他几篇访谈 ,为读者理解这位“拉丁美洲的T.S.艾略特或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提供了丰厚的图景 。围绕波拉尼奥的创作 、《2666》的诞生 、与同时代作家好友的交往等 ,这些轻松而精彩的对话 ,它们展现了作家的处世态度 ,对爱的追求 ,以及对致命疾病的现实最为深邃的个人忧虑 。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 ,冯内古特的小说 、剧本和随笔获得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赞誉 。在这本贯穿其一生的访谈录中 ,我们能够知晓是什么驱动了冯内古特去写作 ,他对自己作品的最终评价 ,他如何踏上写作之路 ,其家族和家庭对他一生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 ,以及他战争经历中的作家身份 。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最后的访谈》:本书收录的六篇访谈 ,包括他自杀前所做的最后一次对谈 ,私密而内涵丰富 。他谈到了当代美国的状况 ,娱乐 、自律 、成年人的生活 、文学 ,以及他自己无法模仿的写作风格 。除此之外 ,书中还收录了他与戴夫·艾格斯 、与母校的学生杂志所作的披露性问答 ,以及他在《无尽的玩笑》出版前 ,与著名的劳拉·米勒所进行的访谈 。这些对话展现了华莱士多年来受人喜爱的诸多特质:他无以伦比的谦逊 、庞大的博学 ,他的智慧 、敏感以及人文关怀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