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是由美国历史学家入江昭所著 ,于2015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入江昭在这本书中跳出了传统战争史叙述的框架 ,重点探讨了战争爆发前期日本领导层对战争局势的误判 ,以及日本想要主导亚洲的野心如何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
入江昭认为 ,一战结束至20年代末 ,列强在《华盛顿条约》下已达成某种默契 ,世界局势恢复稳定 。但30年代 ,日本试图建立东亚新秩序 ,摆脱以美国为主导的华盛顿体系 ,这一野心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他指出 ,日本自与中国开战以来 ,建立“东亚新秩序”成为其国策 ,但这一新秩序模糊不清 ,未得到中国和其他列强的认同 ,导致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孤立 。
入江昭还强调 ,日本在向美国提出和解意愿时 ,美国政府也有意接受 ,但日本政府的内部斗争和与美国的对话迟缓 ,最终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他认为 ,美日双方在太平洋战争中虽然激烈对抗 ,但在思想意识上并无太大差异 ,所追求的国际秩序也有相似之处 。不过 ,日本政府的犹豫不决和内部矛盾 ,以及与美国的沟通不畅 ,最终未能避免战争的爆发 。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作者简介 · · · · · ·
入江昭(Akira Iriye ,1934— ) ,当代美国杰出历史学家 ,曾任哈佛大学历史系Charles Warren讲座教授 、历史系主任 。1978年出任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学会主席 ,1982年入选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1988年当选美国历史协会主席 ,2000年荣获日本天皇颁发的荣誉勋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译者简介
李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毕业 ,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史硕士 。现为出版社编辑 。
目录 · · · · · ·
前言
作者自序
第一章 引子
第二章 日本被孤立
第三章 缔结反民主同盟
第四章 同盟的失败
第五章 走向战争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