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 、中国近世文化史主要内容
文化史 ,即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研究分支 ,它是历史学和文化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就其狭义而言 ,文化史曾与学术思想史或典籍文化史同义 ,如蔡尚思所著《中国文化史要论》 。一方面文化史研究或文化研究多集中于文化总体 ,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 、国民性 、中西文化比较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问题的研讨;另一方面 ,许多人认为文化史应集中于精神文化的历史 ,研究重点如特定历史时期的观念 、时尚 、宗教崇拜 、方言 、习俗 、娱乐等 。
中文名
文化史
相 关
《中国文化史要论》
类 型
名词
研 究
时尚 、宗教崇拜 、方言
二 、近世的阶段划分
日本国内有关中国史的研究 ,早在二战前 ,出现了内藤湖南创立的京都学派说 ,认为唐宋之间的变革是中世向近世的转变 。当然 ,所谓古代 、中世与近世的概念 ,都是以同欧洲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比较为前题而产生的 。
他们将中国封建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
古代——中世——近世
古代(从原始社会——东汉时期)
中世(从秦汉——五代十国时期)
近世(宋以后 ,即宋元明清)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 ,宋以后庶民阶层进入统治阶级 ,这也是划分的一个重要标志 。
三 、中国近世戏曲史概述
《中国近世戏曲史》是日本学者青木正儿撰写的戏曲史专著 ,旨在作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的续编 。书名命名为《明清戏曲史》 ,作者认为戏曲在唐以前几乎无足轻重 ,到了宋代稍有发展 ,进入元代进入中世期 ,到了明清则进入近世期 。
青木正儿在大学期间热爱中国古典戏曲 ,曾拜谒王国维 ,并在北京 、上海观摩戏曲演出 ,撰写多篇戏曲研究专论 ,最终编纂成《中国近世戏曲史》 。全书分为五篇十六章 ,包括南戏北剧之由来 、南戏复兴期 、昆曲昌盛期 、花部勃兴期及余论 。
书中详细叙述了南戏北剧的起源和南北曲的分歧 ,论述了元代中叶至明正德年间南戏的复兴 ,以及明初杂剧的固守元曲余势 。昆曲昌盛期分为勃兴时代 、极盛时代 、余势时代 ,细述了明嘉靖至清乾隆期间昆曲的勃兴与衰颓 。
花部勃兴期论述了自乾隆末至清末花部之勃兴与昆曲之衰颓 。余论篇则论述南北曲之比较 、剧场之构造 、南戏之脚色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与《旧编南九宫目录》的关系 。
译者王古鲁在中译本中增加了“参考”29处及附录2项 ,收入了许多重要的戏曲史料 ,弥补原著在征引文献方面的不足 ,也有的是为了纠正著者的错误 ,对原著作必要的补充与修正 。
《中国近世戏曲史》对明清戏曲的重要作品 ,都写了较详尽的剧情梗概 。分析作品时 ,作者注重结构 、取材 、曲词及声律 。重要作品的版本沿革 ,也略有介绍 。这是一本材料丰富 、编排系统 、有一定影响的中国戏曲史研究专著 。
1954年出版的“增补修订本” ,订正了原译的一些错误 ,并根据新的文献资料 ,重编了《曲学书目举要》 ,补入了《奢摩他室藏曲待价目》等 ,都反映了译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四 、初学者想了解中国历史 ,推荐一本书 。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和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都很不错
臧瀚之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先了解大概 ,之后在细细研究某个朝代
中国通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 ,通俗易懂 ,能满足初学者要求!
资治通鉴吧~不但可以了解历史 还能学到很多知识
宋朝的《金瓶梅》
五 、中国通史纲要图书目录
中国通史纲要图书目录
上册
第一编 上古史(自上古史至战国)
第一章 石器时代
一 旧石器时代之文化
二 新石器时代之文化
第二章 三代
第一节 三代之事略
- 夏之事略
- 商之事略
- 周之事略
第二节 三代之制度
第三节 三代之文化
第四节 三代之社会
下册
第四编 近世史
第一章 明
第一节 明代之事略
第二节 明代之制度
第二章 清
第一节 清代之制度
第二节 清代之文化
扩展资料
《中国通史纲要》由著名历史学家黄现璠与同窗刘镛合著 ,上册自先秦至南北朝 ,中册隋至元宋 ,下册明至清末 。各朝代均有专节论述其制度 。文化 、民生状况 ,风俗等 。卷首有邓之诚序 。按书内编辑大意所言:编者黄现璠编著完成上 、中两册 ,刘镛完成下册 。它属20世纪冠名《中国通史》的第一部通史巨著 ,达百万余言 ,开拓意义斐然 。
到此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近世中国史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 ,希望介绍关于近世中国史mobi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