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晨颂——古诗词中的数学美(怎么写一篇关于公颂 、平方千米的数学日记(200字以上)?)

文章目录:

  1. 数学晨颂——古诗词中的数学美
  2. 怎么写一篇关于公颂 、平方千米的数学日记(200字以上)?

一 、数学晨颂——古诗词中的数学美

          伊川县实验小学  王晓琴

        新教育十大行动中的营造书香校园里 ,晨诵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实验小学的语文学科的晨颂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 ,每一期的晨颂内容有专题 ,形式多样化 。内容大多选择符合季节的古诗词为主 ,通过这样的晨诵 ,让学生体验诗歌所传达的情怀 、美感及音乐感 。其实 ,在古诗词中 ,不少传世作品都与数学密切相关 。能不能让学生在晨颂古诗词的时候欣赏到数学之美呢?查找资料后 ,竟然还真让我找到了不少有关数学的古诗词 ,分享如下:

1.诗歌中的数

      初认识数字的一年级小朋友想识数?那没有哪一篇比宋代数理大家邵雍的《山村咏怀》更合适了 ,全诗共20个字 ,把10个数字描写一路的景物 ,用数字反映远近 、村落 、亭台和花 ,通俗自然 ,脍炙人口 。

      《 山村咏怀》(北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

      明朝的林和靖更是把这10个数字运用的更精妙 ,他写的一首雪梅诗 ,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 ,不仅用这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描绘出一副梅林下雪的美景 ,更是把数从有穷扩展到了无穷 。

《雪梅》(明)林和靖

数学晨颂——古诗词中的数学美(怎么写一篇关于公颂     、平方千米的数学日记(200字以上)?)

一片二片三四片 , 五片六片七八片 。

九片十片无数片 , 飞入梅中都不见 。

      清黄焕中的《闺怨》更进一步 ,将数扩充了量级 ,更复杂一点 ,这些数字在诗词中的运用 ,大大增强了诗词的审美意趣 。

百尺楼台万丈溪 ,云书八九寄辽西 。

忽闻二月双飞雁 ,最恨三更一唱鸡 。

五六归期空望断 ,七千离恨竟未齐 。

半生四顾孤鸿影 ,十载悲随杜鹃啼 。

      还有骆宾王的“百年三万日 ,一别几千秋 。”这句诗词中 ,则包含着简单的数量关系计算 。

2. 诗歌中的形

        杜甫的《绝句》 ,把数学中的点 、线 、面 、体 ,刻画得淋漓尽致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 ,第一句“两个黄鹂” ,描写的是两个点;第二句“一行白鹭” ,描写的是一条线;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描写的是一个面;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的是一个空间体 。此处表现的时空之幽远 , 数字深化了时空意境 ,与平面的无限延伸有异曲同工之妙 , 数学美由此凸现一斑 。正是由于这首诗概括了几何的四个基本要素 ,才构造出了一幅完整的画卷 ,创设出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美妙意境 。你能说这些数学符号 、图形不美吗?

            《绝句》(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3 、诗歌中的题

      我国古代诗词和对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文学的瑰宝.在文学这个百花园中 ,有些诗和对联同数学时有联姻:有的一副联 、一首诗就是一道数学题. 。古时候 ,每到过节 ,繁华的城镇都会有些花灯或者其他活动 ,猜字谜等都是将问题嵌入一两句古诗中 ,这种文字与数学题的结合在现在看来 ,是多么有趣 。

        元朝时 ,著名数学家朱世杰的名著《四元玉鉴》中有一首诗:

我有一壶酒 ,携着游春走 。

遇店添一倍 ,逢友饮一斗 。

店友经三处 ,没了壶中酒 。

借问此壶中 ,当原多少酒?

你能解开这道题么?不妨设成未知量 ,利用已知条件 ,解方程 ,答案就出来了 。

        瞧 ,多么有趣 。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 ,古诗词在无论在形象 、语言或意境上 ,都充分展现出它的美 ,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像这样的蕴涵着数学知识 、数学思想 、数学思维的古诗词有很多很多 ,如果收集起来 ,做一个数学晨颂专题到是一个好的研究方向!

二 、怎么写一篇关于公颂 、平方千米的数学日记(200字以上)?

,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 。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 ,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只有通过计算 ,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

  随即 ,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 ,一共30次 ,得到10737418.24厘米 。接着 ,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 ,通过比较 ,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

  其实 ,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 ,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到此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学颂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 ,希望介绍关于数学颂mobi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mobi图书网
mobi图书网管理员

上一篇:中国经济新常态中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 ,中国经济与政治将面临哪些新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安卓手机怎么打开mobi格式文件(安卓手机如何打开.mobi文件?)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