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中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 ,中国经济与政治将面临哪些新机遇与挑战)

文章目录:

  1. 中国经济新常态中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2.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 ,中国经济与政治将面临哪些新机遇与挑战

一 、中国经济常态中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也让中国的经济改革面临新的挑战 。概括来说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量依然可观 ,但稳定经济增长任务繁重 。

从经济总量看 ,我国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从发展速度看 ,30多年来 ,中国经济以世界少有的年均接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 ,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 。

  经济新常态下 ,依靠依然可观的实际增长 ,能够有效保障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而财力的增加能够对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 、切实改善民生 、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从我国的发展实际看 ,依靠依然可观的实际增长 ,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也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大国红利” 。

  但客观讲 ,经济新常态下 ,经济下行的挑战亦十分明显 ,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 ,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施策 ,使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 。

  二是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但核心动力源正在培育中 。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韧性好 、潜力足 、回旋空间大 。从城镇化角度看 ,我国正在经历世界上速度最快 、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过程 ,城镇化伴随的大规模人口迁移 ,将推动消费持续增长 ,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2013年我国的名义城镇化率仅为53.73% ,户籍城镇化率则低得多 ,仅为36%左右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从工业化角度看 ,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 ,除东部部分省市基本完成工业化外 ,中部 、西部等省区工业化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 ,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机遇 。

  但也应当看到 ,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 、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临的创新挑战和技术瓶颈依然存在 ,离依靠“技术红利”创造经济增长核心动力源还有较远的距离 。

  三是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还有很大空间 。

  2013年 ,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 ,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2014年的统计公报显示 ,这一比例攀升至48.2% ,这是非常好的经济结构优化迹象 。在支撑我国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 ,内需结构中投资占比相对较高 ,但2010年消费率和投资率达到各占50%之后 ,消费率出现较快增长趋势 ,在经济结构中占比再次超过投资率 ,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逐步得到体现 。

  由于地理条件 、发展基础 、历史文化等因素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中 ,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 ,随着“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区域结构亦在逐步得到优化 ,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发展红利” 。

  但同时应看到 ,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较为落后 ,需求结构 、区域结构 、城乡结构 、收入分配结构等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这些因素在制约着中国经济质量的整体提高 。

  四是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但转变政府职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在经济新常态下 ,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新一届政府将简政放权 、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当头炮” ,目的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013年以来 ,国家先后取消和下放了共7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涉及到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等一系列具体举措 。2014年前3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 ,新增企业数量较2013年增长60%以上 。

  这些举措既对减轻企业负担 、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机遇之一 。同时我们也要承认 ,当前地方一些职能部门过度干预企业经营管理 ,吃拿卡要 、“红顶中介” 、寻租腐败等现象依然存在 ,建立法治政府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也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挑战之一 。

二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 ,中国经济与政治将面临哪些新机遇与挑战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也让中国的经济改革面临新的挑战 。概括来说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量依然可观 ,但稳定经济增长任务繁重 。

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 。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经济总量 ,可在全世界排到第十七位 。从经济总量看 ,我国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从发展速度看 ,30多年来 ,中国经济以世界少有的年均接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 ,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 。

经济新常态下 ,依靠依然可观的实际增长 ,能够有效保障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而财力的增加能够对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 、切实改善民生 、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从我国的发展实际看 ,依靠依然可观的实际增长 ,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也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大国红利” 。

但客观讲 ,经济新常态下 ,经济下行的挑战亦十分明显 ,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 ,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施策 ,使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 。

二是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但核心动力源正在培育中 。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韧性好 、潜力足 、回旋空间大 。从城镇化角度看 ,我国正在经历世界上速度最快 、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过程 ,城镇化伴随的大规模人口迁移 ,将推动消费持续增长 ,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2013年我国的名义城镇化率仅为53.73% ,户籍城镇化率则低得多 ,仅为36%左右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从工业化角度看 ,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 ,除东部部分省市基本完成工业化外 ,中部 、西部等省区工业化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 ,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机遇 。

但也应当看到 ,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 、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临的创新挑战和技术瓶颈依然存在 ,离依靠“技术红利”创造经济增长核心动力源还有较远的距离 。

三是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还有很大空间 。

中国经济新常态中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    ,中国经济与政治将面临哪些新机遇与挑战)

2013年 ,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 ,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2014年的统计公报显示 ,这一比例攀升至48.2% ,这是非常好的经济结构优化迹象 。在支撑我国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 ,内需结构中投资占比相对较高 ,但2010年消费率和投资率达到各占50%之后 ,消费率出现较快增长趋势 ,在经济结构中占比再次超过投资率 ,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逐步得到体现 。

由于地理条件 、发展基础 、历史文化等因素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中 ,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 ,随着“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区域结构亦在逐步得到优化 ,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发展红利” 。

但同时应看到 ,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较为落后 ,需求结构 、区域结构 、城乡结构 、收入分配结构等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这些因素在制约着中国经济质量的整体提高 。

四是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但转变政府职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在经济新常态下 ,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新一届政府将简政放权 、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当头炮” ,目的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013年以来 ,国家先后取消和下放了共7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涉及到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等一系列具体举措 。2014年前3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 ,新增企业数量较2013年增长60%以上 。

这些举措既对减轻企业负担 、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机遇之一 。同时我们也要承认 ,当前地方一些职能部门过度干预企业经营管理 ,吃拿卡要 、“红顶中介” 、寻租腐败等现象依然存在 ,建立法治政府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也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挑战之一 。

到此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破局 中国经济新机遇.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 ,希望介绍关于大破局 中国经济新机遇.mobi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mobi图书网
mobi图书网管理员

上一篇:掌舵三部曲阅读顺序(掌舵有第四部吗)
下一篇:数学晨颂——古诗词中的数学美(怎么写一篇关于公颂 、平方千米的数学日记(200字以上)?)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