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逻辑学应该看哪些书比较好?(逻辑学简明教程-第二章逻辑与语言)

文章目录:

  1. 想了解逻辑学应该看哪些书比较好?
  2. 逻辑学简明教程-第二章逻辑与语言

一 、想了解逻辑学应该看哪些书比较好?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和论证的科学 ,它涉及到思维 、语言和知识的本质 。如果你想了解逻辑学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书籍:


1.《逻辑学导论》(IntroductiontoLogic)-弗雷德里克·科普尔斯顿(FrederickCopleston)著 。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逻辑学入门教材 ,涵盖了命题逻辑 、谓词逻辑和演绎推理等内容 。


2.《逻辑学教程》(ACourseinLogic)-威廉·弗兰克尔(WilliamFrankel)著 。这本书是一本全面的逻辑学教材 ,包括了命题逻辑 、谓词逻辑 、模态逻辑和形式化方法等内容 。


3.《逻辑学简明教程》(AConciseIntroductiontoLogic)-帕特里克·赫尔曼(PatrickJ.Hurley)著 。这本书是一本简洁明了的逻辑学入门教材 ,适合初学者阅读 。


4.《逻辑学导论》(AnIntroductiontoLogic)-彼得·斯特劳森(PeterStrawson)著 。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逻辑学导论 ,涵盖了命题逻辑 、谓词逻辑和演绎推理等内容 。


5.《逻辑学与哲学》(LogicandPhilosophy)-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著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逻辑学和哲学的经典著作 ,探讨了语言 、意义和真理等问题 。


这些书籍都是逻辑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可以帮助你建立起对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解 。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 ,这些书籍都值得一读 。

二 、逻辑学简明教程-第二章逻辑与语言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科学 ,对思维形式的表达必须要依靠语言和文字(事实上 ,对任何事物的表达都要依靠语言和文字) 。

首先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语言能否完整的表达思维 。

对于第一个问题 ,答案是否定的 。人类的大脑是很奇妙的 ,某些体验和感觉完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比如“直觉”“灵感” ,因此语言并不能完整的表达思维 。“辞不达意”这种情况甚至是很常见的 。

我们想表达的思维内容 ,具有一定的形式 ,而这些形式又要语言来描述 ,它们不能完全的等同 。只能说好的语言表达 ,更能接近思维内容 。

逻辑学直接研究思维本身 ,逻辑学与语言的关系较其它学科而言更为紧密 ,因此在用语方面要求更高 。在学习逻辑学之前 ,我们需要要对语言进行分析 ,加深对语言的认识 ,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表达思维 ,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分析 。

人类形成的自然语言 ,可以用来表达逻辑学 ,但是逻辑学并不依赖于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缺点 ,因此在特定领域 ,人类创造了很多符号语言来表达 。符号语言有单义性 、精确性和简洁性等优点 。逻辑学也不例外 ,有一套符号语言来表达逻辑形式 ,这部分是现代逻辑的内容 ,我们后面会讲到 。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维的工具 。其核心任务就是表达 ,而表达得好不好 ,在于受众是否通过语言而准确理解了表达者的意图 。

汉语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代汉语 ,一是现代汉语 。

古代汉语主要是以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的作品为源头 ,后世学者一直模仿他们作品中的用语习惯 ,形成一种书面文体 ,叫文言文 。

从先秦一直到清末 ,这两千多年间 ,中国的书面语言一直是文言文 。但是不得不指出 ,文言文有着严重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书面语与口语差异太大 。因文言文刻意模仿先秦时期的用语习惯 ,导致变化不大 ,而口语则一直在变化 ,导致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太大 。

2 ,文言文喜用古字古义 ,喜用典故 ,讲究对仗 ,导致难以掌握 。

3 ,行文过于简练 ,经常省略语法结构 ,导致难以理解 。

4 ,随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 ,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文言文崇古的特点导致难以适应 。要兼容新生事物 ,满足更多人对知识的需求 ,就会自然而然的变为更易于学习的白话文 。

综上所述 ,文言文严重的影响了普罗大众的表达需求 。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类知识的积累 ,对语言的精确性与普适性有了很高的要求 ,而文言文这种崇古的书面语 ,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由20世纪初胡适等人发起的白话文运动开始 ,在不太长的时间内 ,中国社会的书面语就全面转向了更容易掌握和更精确的白话文 。现代白话文 ,引入了很多新生的词 ,总结和规范了汉语的语法结构 ,而且统一了口语和书面语 ,由此 ,汉语从古代汉语发展成为现代汉语 。

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逻辑学著作 ,先秦诸子里面的名家和墨家对概念等基础知识做了一些研究 ,但是后世并没有继承和发展 。而且 ,中国文化崇古 ,以阐释圣贤之言为正统学问 ,而圣贤之言往往直接立论 ,不解释也不给出立论的前因后果 。由此 ,中国古代学者缺乏对推理这种过程的关注 。现代汉语得益于整个大环境的知识大爆发 ,使得我们能直接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 ,因此 ,用现代汉语来表达逻辑学 ,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反过来 ,逻辑学也可以规范现代汉语的用法 ,使之更精确 ,条理更清晰 。

逻辑学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 ,逻辑学中的某些知识与语言单位是一一对应的 ,我们分析逻辑问题 ,最先也是要分析语言形式 。

在逻辑学中 ,语词用于表达概念 ,而语词就是语言单位中词和词组(短语)的泛指 。命题用陈述句来表示 ,而复合命题就表现为语言中的复句 。我们需要记住重要的语法成分 ,这通常是分析别人的观点时 ,首先要做的事情 。日常用语中经常会省略某些语法成分 ,这也需要我们用语法知识来还原和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

下面列出现代汉语的基础语法知识 ,可做为参考 。(没法添加这种表格 ,因此做成图片方式)

1 ,汉语中的负概念

汉语中较少表达负概念 ,但是在逻辑学里面 ,负概念与正概念是同等重要的 。现代汉语通常在概念前面加上“非”字来表达负概念 ,如“非金属” ,“非P” 。应该把这种形式看成一个整体的词 。

想了解逻辑学应该看哪些书比较好?(逻辑学简明教程-第二章逻辑与语言)

2 ,全称量词的省略

汉语对概念的表达 ,默认就是全称的 。比如:“苹果是红色的”和“所有苹果是红色的”是一个意思 。加上全称量词 ,是一种强化 。

3 ,特称量词的“存在性”

日常用语中 ,“有些”这种特称量词 ,隐含有“另一些”的意思 。如“有些苹果是红色的” ,隐含有“另一些苹果不是红色的”的含义 。而在逻辑学用语中 ,特称量词没有这种含义 。

到此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简明逻辑学 mobi 微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 ,希望介绍关于简明逻辑学 mobi 微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mobi图书网
mobi图书网管理员

上一篇:《老广州 ,旧时光》读后感(曾经的广州租界 ,如今成为著名网红景点 ,还被誉为欧洲建筑博物馆_百度知 ...)
下一篇:《南宋风流》txt全集下载(南宋风流公子宋理宗在位时用的什么称号?)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