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少林寺什么拳术最厉害
少林寺流传下来的拳术众多 ,主要包括有少林五祖拳 、少林罗汉拳 、少林脱战拳 、少林十字拳 、侠拳 、大红拳 、小红拳 、昭阳拳 、炮拳(炮捶) 、圆功禅拳 、少林破壁散招 、心意把 、黑虎拳 、二郎拳等 ,对练的拳术套路还有出名的少林十三抓等 。
大红拳 、老红拳 、罗汉拳 、昭阳拳 、梅花拳 、炮拳 、七星拳 、柔拳等;少林寺释延轩武校教练指出这些拳法各有各的特色 ,没有办法进行具体的比较 ,学的精进哪个拳术都很厉害
2 、武术-少林拳的相关知识
分类: 体育/运动 >> 武术搏击
问题描述:
1.论述少林拳的技术特点
2.武术的直摆性腿法只要有哪六种?
3.武术攻击的基本手法主要有哪四类?
4.武术的屈伸性腿法主要有哪四种?
5.武术中的“四击”是指什么?
6.武术中“八法”的“外四法”是指什么?
解析:
少林拳
少林拳
中国拳种之一 ,得名于少年寺 ,是在中国古代健身术的基础上 ,吸收各种武艺之长而形成的中国拳术的一个最有影响的流派 ,以其刚健有力 、朴实无华和利于技
击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嵩岳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 ,北魏孝文帝和十九年(一说太
和二十年)兴建 。关于少林拳的源流 ,1919年出版的《中国体育史》记载 ,达
摩“所创十八罗汉手即为后世少林拳之滥觞” ,而1930年出版的《少林武当考》
,经过若干考证 ,认为是“附益伪妄之说” ,“不足信也” ,这种争议久无定论 。
达摩 、亦作达磨 ,全名菩提达摩或菩提达磨 ,南天竺僧 ,或云波斯人 ,后世论述其
生平 ,多从北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和唐释道宣《续高僧传》之说 ,自宋《景德
传灯录》流行后 ,传说颇多失实 ,附会日益增多 。近世史家对史籍所载达摩“游嵩
洛” 、“寓止于嵩山少林寺”以及“尝托兹山”等与少林寺有关的事迹 ,论说不一 。
根据《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所记传略和《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所作考辨:菩
提达摩于“刘宋时来华” ,“初达宋境南越 ,末又北度至魏” ,“至洛阳 ,曾瞻仰
修梵 ,永宁等寺 。此后 ,他的行踪不出今河南北部 ,其卒年当不早于公元525年”
。达摩在中国创“一乘宗”教派或称“椤伽宗” 。“以唐初已很衰微 ,......文献
极少流传......此宗思想亦不可深考” 。有关达摩创十八罗汉手及少林拳一说 ,多
出自明代天启四年行世的《易筋经》 ,存疑很多 ,不可轻信 。实事求是的论断 ,尚
有赖于史籍资料的进一步发掘和考证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
嵩山少林寺僧众传习拳术 、发愤武事的记载 ,最初见于《旧唐书. 稠禅师传》
。据《秦王告少林寺主教书》和唐裴《嵩岳水林寺碑》所记 ,唐初 ,少林寺僧曾帮
助唐太宗征王世充 ,寺僧有功者13人 ,唐太宗并赐庄田40顷 ,扩充庙宇 ,建立
僧兵 ,僧众达5000多人 ,少林寺从此进入兴盛时期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
少林寺养僧兵后 ,练武就直接与作战相关连 ,为少林拳术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
为了提高实战能力 ,不仅练拳术 、器械 、而且也练马战 、步战 、轻功 、气功等 。寺
僧还经常邀请各地武术名家指教 ,各方武术名人也慕名而至 ,取经送宝 ,这样 ,少
林寺实际上已成为全国会武之地 ,使它有机会博采众家之长 ,汇集武艺之精华 。宋
以后 ,少林武术先后汇纳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 、韩通的通背 ,马籍的短打等18
家拳法之长 ,著拳谱于寺 ,留传后世 。传说在金元时期 ,觉远和尚西出师 ,李叟和
白玉峰人入寺授拳及气功 。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 ,也曾访少林寺传授临互相促进 ,
经过历代研练和总结 。逐步发展成为有拳法 ,器械等多种内容 。体系完整 、大路精
湛的武术流派 。
少林拳的内容有:1 、拳术——有单练和对练两种 ,单练有小洪拳2路 ,大洪
拳12路 ,罗汉拳3路 ,老洪拳1路 ,炮拳3路 ,长拳2路 ,梅花拳2路 ,朝阳拳
1路 ,通背4路 ,长护心意门1路 ,关东拳2路 ,青龙出海拳2路 ,扩身流星拳1
路 ,龙虎豹蛇鹤拳各1路等几十路 ,对练的有六合拳6路等;2 、技击散打——单
练 、散打有闪战移身把 、心意把 、虑扑把 、游龙飞步 、丹凤朝阳 、十字乱把 、老群
抱葫芦 ,仙人摘茄 ,叶底偷桃 ,脑后砍瓜 ,黑虎俞心 ,老猴搬枝 ,金丝缠法 、迎门
铁扇子 ,拔步炮 、小鬼攥枪等百余种:3 、气功——有少林易筋经 ,小武功 ,混元
一气功 ,阴阳气功等 。4 、器械——单练 、对练 、枪刀剑棍 ,长短软硬十八般兵器
一般都有 ,但以棍术为最著名 。少林拳的套路结构紧凑 ,动作朴实健壮而敏捷 ,攻
防严密 ,招势多变 ,力量的运用灵活而有弹性 ,着眼于实用 ,不练花架子 ,具有很
多攻防特色 。
少林拳首选 要求练好基本功 ,即站桩 。桩有马步 、椅子桩 ,丁字桩等 ,同时
也练视 、听 、抓 、拉 、推 、举 、踢等 。“拳打一条线”是少林拳最鲜明的一个特点 ,
法有八要 ,即起 、落 、进 、退 、反 、侧 、收 、纵 。套路直来直往 ,动作朴实 、
几种套路演练均在一条线上 ,现在少林寺千佛殿上练拳留下的脚窝就是明证 。
手眼身法步的要求是:手法曲而不曲 ,直而不直 ,滚出滚入运用自如;眼法以目注
目 ,以审敌势;身法起横落顺着重掌握重心 ,有失平衡;小法进低退高 ,轻灵稳固
,在使用的方法上 ,要求藏而不露 。内静外猛 。战术上善于声东击西 ,指上打下 ,
佯攻而实退 ,似退而实进 ,虚实兼用 ,赐柔相济 ,乘势飞击 ,出手无情 ,击其要害
。所以拳谚用“秀如猫 ,抖如虎 ,行如龙 ,动如闪 ,声如雷”来形容其变化多端的
战术 。在动 、静 、呼吸 、运气 、用气方面 ,也有其特点 。如拳诀说“拳打十分力 ,
办从气中出 ,运气贵乎缓 ,用气贵乎急 ,缓急神其术 ,尽在一呼吸 。”在演练时强
调一个套路要一气呵成 ,要做到肩与腌 、肘与膝 、手与足的外三合和心与与意 、意
与气 、气与力的内三俣 ,形成内外一体 。用鼻呼吸 ,集中劲力 ,必要时用嘴配合发
出吼声 ,以威慑对方 ,打出迅雷不及掩耳的爆发力 ,克敌制胜 。
少年寺白衣殿南北山墙上各有一幅寺僧练武的壁画 ,称为“拳谱” ,是清朝末
年绘制的 ,有六合拳对练和各种器械对练 ,生动记述了寺僧练武的情景 ,突出了少
林拳手眼身法步的特点和攻防要领 。
少林寺和尚历代苦练拳法 ,因武艺高强多次被征参加战事 ,明代天启年间建有
少年观武碑 ,现存少林寺 ,上面记载和林拳的技术特点和作用 。又据《中国体育史》
介绍 ,“少林拳即俗所称之外家 ,其术以搏人为主” ,“而外家之中 ,流派至杂 。.
.....不外阴劲阳劲二派......或即世俗所言之南北二派 ,北派尚刚 ,南派尚柔..
....故拳术斯分刚柔之别” 。南派重拳 ,尚短手 ,北派重腿 ,尚长手 ,即所谓“南
拳北腿”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在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县建立了业余武术学校 ,成立了
少林拳研究小组 ,搜集到一些民间珍藏的拳谱 。挖掘出一些濒于绝传的拳术和器械
套路 ,并培养了一批练少林拳的骨干和教练员 ,多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 ,并在节日
举办武术表演等 。当地群众男女老幼练武 ,已经蔚然成风 。少林拳在国外 ,特别是
在日本也很盛行 。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及其他国家少的爱好者曾频频来华访问少林
寺 。少林拳这个古老的拳种 ,现在正在为传播各国友谊 、增加人民健康而大放异彩 。
3 、少林派拳术有哪些特点?
拳术为武艺之源 ,少林派拳术有罗汉拳 、大洪拳 、少林五拳 、心意拳 、长锤拳 、五虎拳等百余种 。
另外 ,对练拳术有三合拳 、咬手六合拳 、开手六合拳 、耳把六合拳 、接潭腿等 。
少林派拳术刚健有力 、刚中有柔 、朴实无华 、利于实战 ,招招势势非打即防 ,没有花架子 。在练习少林拳时 ,不受场地限制 ,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 ,其风格主要体现一个“硬”字 ,攻防兼备 ,以攻击为主 。拳势不强调外形的美观 ,只求技击的实用 。
少林拳法步法进退灵活 ,敏捷 ,有“冲拳一条线”之说 。在身段与出拳上 ,要求手法曲而不曲 ,直而不直 ,进退出入 ,一切自如 。步法要求稳固而灵活 ,眼法讲究以目视目 ,运气要气沉丹田 。其动作迅如闪电 ,转似轮旋 ,站如钉立 ,跳似轻飞 。
少林拳分南北两派 ,南派重拳 ,北派重腿 ,每派还分许多小派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