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首日封最有收藏价值??举几个例子!!!!
题材好的
不敢说最有 ,最有的是老首日封 ,买不起
我说几个编年的
抗震减灾
奥运会开幕
抗击非典
青藏铁路通车
申奥成功
神五
2 、集邮的意义及发展趋势有哪些?
一个国家发行的邮票 ,就是这个国家的一面镜子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集邮的意义及发展趋势 ,欢迎借鉴参考 。
集邮的意义 、目的
1 、集邮是一项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 ,是老少皆宜 、雅俗共赏的高尚娱乐
集邮看去平淡 ,而实际却奥妙无穷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集邮活动有它自己的特点 ,它不受性别 、年龄 、国籍的限制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集邮活动不仅在中国 ,在国外都是蓬蓬勃勃地发展 ,是其他文化艺术品的收藏所望尘莫及的 。
集邮活动 ,雅俗共赏 ,从著名学者到少年儿童都可参加 ,大家熟悉的高尔基 、达尔文 、巴甫洛夫 、肖伯纳到美国罗斯福总统都集邮 ,中国的鲁迅 、巴金 、夏衍 、刘海粟 、钱伟长 、周巍峙等名家都集邮 。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特别是进入90年代 ,集邮活动在全国风起云涌 。为了买生肖票 ,为了买港 、澳回归邮票和小型张 ,许多邮人和一些青少年 ,甚至白发苍苍的老人都通宵排队 ,乐此不疲 ,这既是爱国 ,又是邮乐 。
现在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集邮 ,美国将近1/4的人集邮 ,仅邮刊就有300多家 ,其中波士顿出的《时代邮刊》销售近300万份 ,美国有1400多个集邮团体 ,美国集邮协会有200多万名会员 ,他们还吸收其他国家邮友入会 ,本人有幸于1988年6月加入该会 。
2 、集邮可以增强爱国主义 ,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一个国家发行的邮票 ,就是这个国家的一面镜子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 。我国发行的邮票就是历史的见证 、时代的纪录 。这些年来 ,我国邮票反映了我国建国60多年来的巨大成就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来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工农业欣欣向荣 ,每年以8.6%的速度递增 ,加入了世贸与国际接轨 ,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 ,2010年在上海举行世博会 ,杨利伟载人航天胜利返航 ,三峡工程胜利竣工 ,交通四通八达 ,民航遍及全国 ,铁路几次提速 ,长沙——北京朝发夕至 ,中间一站不停 。又如这几年长沙巨变 ,高楼大厦 ,五桥跨湘江 。我国国际威信提高 ,在世界上举足轻重 。许许多多伟大成就在邮票上都可以看到如:
①反映我们党的伟大 ,有建党30年纪念发行邮票 ,建党40年纪念邮票 ,50年 、60年 、70年 、80年建党成立纪念邮票 。
②反映建国的有建国10周年纪念邮票和15周年 、30周年 、40周年 、50周年 、60周年纪念邮票 。
③反映中国革命胜利的邮票有不少 ,如井冈山 、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 ,志愿军归国纪念 。
④反映人民的欢乐 ,有人民的胜利 、有改革开放的邮票 ,有特区建设 、有民族歌舞 、有亚运邮票 、奥运邮票 。又如乒乓球荣获七连冠 、中国女排荣获五连冠 。唐海波诗人作诗歌颂女排 ,“至今两岸春雷动 ,犹似郎平扣杀声” 。何其形象生动 ,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
从这些邮票的发行 、收藏 、展出 ,从而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有诗为证 。
集邮乐 ,集邮乐无边 ,既可促文明 ,又可广交游 。枚枚邮标 ,国家名片;改革开放 ,欣欣向荣;热爱祖国 ,丰富人生;博采众长 ,互相观摩;天南地北 ,邮友情深 。美哉!集邮 。
3 、集邮可以增长知识 ,扩大我们的视野 。
一本集邮册就是一本课外读物 ,又是一本形象的百科全书 ,是知识的海洋 ,是科学的园地 ,是历史的教科书 ,是艺术的宝石 ,适当地集邮可以增长知识 ,可以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
早在一百多年前 ,欧洲一些学校的地理教师就要求学生把邮票贴在地图上 ,增加大家学习地理的兴趣 。邮票上有许多反映祖国风光的邮票 ,如万里长城 、黄山风景 、桂林山水 、苏州园林 、首都名胜 、四大名楼 、网师园 、九寨沟 、泰山 、华山 、衡山 、峨嵋山 、九华山 、还有五台山等;还有台湾风光 、日月潭的水波 、阿里山的松涛 、赤嵌楼的风云 、澎湖岛的海啸 ,这些增强了我们对祖国领土台湾的了解 。
通过集邮也可增强我们对祖国历史的了解 ,这方面邮票就更多了 。如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天文学家 ,发明地动仪 。数学家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3.1416π ,现在日本人算到8679472位 ,药物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 。还有古代文学家杜甫 、李白 、韩愈 、柳宗元 、陶渊明 、曹植等 。国外科学家在我国邮票上也有不少 ,如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 、哥白尼 、伽利略 、罗伯特等 。
著名人物更是很多 ,就不一一列举了 ,只讲一个例子 。2004年我们于12月26日到韶山 ,有幸光荣地应邀参加了韶山市政府举办的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午餐会 ,认识了一位收藏毛泽东邮票 、韶山邮品的集邮迷孙临厚 ,38岁 ,吉林人 ,他热爱毛泽东 ,从1993年毛泽东诞生100周年个人自费来韶山 ,年年来 ,他深入韶山的每一个村庄和老乡家里 ,拍照片 ,拍录相 ,印制明信片 ,他要出一本《韶山风物伟人情》极限明信片集 ,他说了 ,书不出 ,他就发不理 、胡子不刮 ,可见他对邮票 、对韶山是何等深情 。我们也有幸见到了1959年和毛主席合影 ,站在毛主席身旁的两个小孩 ,男的叫蒋含宇 ,女的叫彭淑清 ,他们俩特别热爱毛泽东 ,收藏了许许多多有关纪念毛泽东的邮票 、邮品 ,而且举办了一个展览 ,到各地巡回展出 ,深受广大邮迷的欢迎 。
4 、集邮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培养情操
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郑培民同志也爱好集邮 ,但他从不公开 。1998年1月 ,他冒着严寒来到我家 ,看了我收藏的《可喜的同一》邮集 ,和我创办的《甲子邮刊》 ,高兴地为我题词:“邮票反映了祖国前进步伐 ,集邮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郑培民同志的题词高度概括了集邮文化的 ,集邮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必将有利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要求我们建立500个集邮者之家和200个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 ,我希望你们建立好一个集邮者之家 ,成为集邮者的乐园 。
5 、集邮可以增强友谊 ,促进交流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因为集邮不能闭门造车 ,必须走出家门 ,寻友访邮 ,相互交流 ,互相切有效期 ,才能增长邮识 ,提高集邮的兴趣 ,这一点 ,大家都有体会 。不少同志加入了集邮协会 ,有的还加入了各种行业的集邮协会 ,如我们湖南水利系统集邮协会为湖南省邮协的团体会员 ,在水利厅党组的关怀与支持下 ,取得了很大成绩 ,又如专题集邮协会 ,可根据邮友的兴趣和爱好 ,组成各种专题集邮协会 。如湖南生肖集邮协会成立十多年来 ,会员发展很快 ,因为生肖文化既是中华传统文化 ,又贴近人们的生活 ,每个人都与生肖有关 。现在中国生肖已经走向了世界 ,许多国家发行了生肖邮票 ,在这方面湖南生肖协会会长任连荣先生很有研究 ,他是我国生肖权威 ,拥有许多生肖邮票 。2004年1月5日 ,苏州举行第三轮猴票的发行 ,猴三世色彩靓丽 ,鲜艳大方 ,深受欢迎 ,又促进了邮友交流 。我在集邮方面组成了《可喜的同一》邮集 ,将海峡两岸相同邮票组成一部邮集 ,这些相同的邮票是事先协商好的吗?不是 ,这是不谋而合 ,这是因为炎黄子孙是同一个祖先 ,同一个源流 ,同一个风俗习惯 。著名诗人唐海波作诗:“方寸纸连方寸愿 ,九州人盼九州同” 。因为小小邮票 ,寄托着对祖国的爱 ,对故乡的情 ,对亲人的盼望 ,“相逢自是有缘” ,为了沟通海峡两岸 ,促进两岸邮友的交往 ,我曾出版了“海峡两岸邮友通信录”1—2册 ,刊登了海峡两岸邮友一千二百多名通信地址 ,使大家投书有门 ,通信有名 。当我们第一次收到台湾邮友的来信 ,或是台湾邮友第一次收到大陆邮友的来信 ,心情都是无比的激动 。“相逢欲问情长短 ,指看来鸿笑语盈” 。台湾著名诗人洛夫说:“邮票是亲吻两岸的浪花” 。我们相信祖国终将统一 ,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花信传来春意绵 ,两岸风和柳叶青 ,二十四桥明月夜 ,今朝处处看邮花 。”
在各个国家 、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 ,邮票是一种最简单 、最迅速 、最广泛的媒介 ,一个信封 ,贴上邮票 ,可以飞往世界各地完成传递信息的使命 ,柳毅传书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岳阳有一位小朋友 ,名叫王雨蒙 ,他设计了邮票 ,“我造大桥通海峡” 。长沙一位小学生写了一首诗:“一张美丽的邮票 ,代表着我们小学生的渴望 ,飞呀 ,飞呀 ,飞到了日月潭 。台湾的小朋友啊 ,我们早日手牵手 ,排排坐 ,吃果果 ,让我们快快长大 ,共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
6 、集邮有利于身心 ,有益于健康
青年人集邮 ,不仅可以增长邮识 ,而且有利于青少年成长 ,有些青少年迷恋于上网 ,通宵不归 ,影响学习 ,也危害健康 ,而集邮可以使我们有寄托 ,有希望 。老年人集邮 ,更是有益身心 ,因为老年人不参加活动 ,就可能加快衰退 ,集邮虽然使人忙碌 ,但思想有盼头 ,忘掉烦恼 。快乐是长寿之本 ,而集邮是快乐之源 。孔子说过:“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智者乐 ,仁者寿 。“一句话 ,就是更快乐 。情绪越乐观 ,寿命越长;情绪越低落 ,寿命越短 。要想长寿 ,就是要集邮 ,与其花钱去买保健药 ,不如花钱去买几套邮票 。集邮能给你带来快乐 ,你如果坚持天天集邮 ,你就天天快乐 ,我集邮六十多年了 ,在这方面深有体会 。譬如说:你有一天在邮市发现有一套邮票正是你久寻不到的 ,而忽然发现了 ,而且价格适合 ,你一定会非常高兴 ,快乐地跳起来 。当你收藏一套有四枚的邮票 ,但还缺一枚枚高面值 ,不成套 ,忽然有一邮友送你缺的这枚邮票 ,你该多高兴 。当你辛辛苦苦整理的邮集 ,在邮展时 ,受到好平甚或得了奖 ,一定会美滋滋的 。当你收到一位远方邮友寄来精美的首日封时 ,你又该多愉快呀 。当你写的集邮心得在报上发表时 ,你又该多快乐…… 。本书总结:集邮让你高兴的事太多了 。你一天生活在欢乐中 ,哪有不健康呢?疾病无法侵入你的健康之体 ,因为“快乐”为你筑起一道坚如磐石的长城 ,病菌无法入健 。
我国著名老集邮家张包子俊94岁无疾而终 。著名老集邮家赵善长87岁在睡梦中酣然微笑而去;湖南著名老集邮家雷通鼎92岁在整理邮集中悄然而去 ,等等 。他们都活得很长 ,而又如此痛快的离去 ,这都是集邮带来的好处 。
所以 ,我们提倡集邮 ,特别提倡老年人集邮 。但这并不是为了以后邮票升值 ,为了发财 ,而是为了快乐 ,为了健康 。大诗人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过:“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意念 ,便废寝忘食” 。这就真正悟到了其中的好处 。集邮也应这样 ,可以朦胧集邮 ,可以模糊集邮 ,就像雨中望漓江 ,雾中看黄山 。只要集邮使你快乐 ,你就懂得了集邮的真谛呵!
集邮可以自然升值 ,这虽然不是集邮的本意 ,但也不必回避 。收藏邮票永远是正确的 ,许多报刊都有论述 ,邮票具有二重性 ,邮票既是国家的名片 ,又具有收藏 、欣赏的价值 。其次邮票发行有一定的数量 ,不像其他产品 ,用完也还可以再生产 。邮票是收藏的正统 ,从传统 ,从人们的习惯 、喜爱 ,其他收藏的都赶不上邮票 。邮市有高有低 ,有起有伏 ,这是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 。今年以来 ,通过国家邮政部门宏观的调整 ,邮票发行数量减少和对一级市场的控制等等利好政策 ,邮市复苏有望 ,特别是一些老纪特邮票 ,今年已上调了近30% ,这都是可喜的现象 。
集邮的发展趋势
万事万物都在变化 ,集邮也在不断地变化 ,我们不能墨守成规 ,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这几年来邮市进入低潮 ,有些邮票甚至低于面值出售 ,于是有些集邮者产生了怀疑 ,邮票还值得收藏?我认为集邮永远是正确的 ,因为邮票是时代的产物 。人类的历史漫长 ,但邮票在这个世界上才一百多年历史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电信事业日益普及 ,随时可以和亲友联系 ,谁还写信呢?可以预言 ,邮票在这个世界上顶多还有几十年的历史 。几十年后 ,每一枚邮票都是非常珍贵的 。你为何要舍弃这些21世纪珍贵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有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没有万古千秋的东西 ,恐龙不是一下子突然消失了吧!河南西峡恐龙蛋 ,价值连城 ,请记住;即将消亡的东西永远是珍贵的 。历史的陈迹 ,永远使你留恋 ,岁月的风云 ,永远使你怀念 ,集邮永远使你欢乐!
但我们不能为增值而集邮 ,为发财而集邮 ,那样将使我们走入岐途 ,走上邪路 。我们可根据当前的情况 ,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 、精力 、财力来确定 ,不一定每一套新邮都买 ,都要收集 。我认为“四个结合”将是集邮今后发展的趋势 。
第一 ,与专题结合 。即当前提倡的“专题集邮” 。专题集邮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 ,到80年代更为普遍 ,所谓“专题集邮” ,即与个人的职业 、专长 、爱好 、兴趣有关 ,因为是自己的专长或所从事的职业 ,收集起来 ,比较方便 ,也可以得心应手 ,较快取得成绩 。当前主要专题有航天 、体育 、球类 、科技 、医药卫生 、教育 、人物 、动物 、花卉……等等 ,我们水利工作者 ,可以收集与水利有关的邮票 。我收集的专题是《可喜的同一》 ,只要是海峡两岸有题材相同的邮票我都收集 ,现在已经收集75种相同题材的邮票 ,我的这部《可喜的同一》邮集 ,曾多次在各地展出 ,受到好评 ,在湖南第二届集邮展览上荣获银奖 ,以后拍成电视 ,1990年曾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传播 。
第二 、与史结合 。传统集邮的方式 ,比较普遍 ,因为时间 、精力 、财力都较多 ,除了专题集邮外 ,就是与史结合 ,即取历史上某一段片断的史实 ,因为我们集全清代1878年大龙邮票发行到现在的邮票 ,已是不可能 ,也是不现实的 ,只能收集某一片断 。如专收集“八年抗战”有关的邮集 、封 、片 ,或是“抗美援朝” ,或是“十年” ,或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光辉成就” ,或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光荣历史”或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等 。还有海峡两岸的通邮史 。
6月1日开始 ,海峡两岸通邮 ,以前是由红十字会转信 ,台北有一个“五万号信箱” ,凡寄大陆集件均由此信箱转 ,送交香港 ,盖上“香港内详” ,此封现很珍贵 。收集与历史题材有关的封 、片是当今的趋势 。因为这些邮票是历史的见证 ,珍贵的文献 ,知识的汇集 ,生动的记录 ,形象的教材 。
第三 ,与形势结合 。邮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是与政治结合的产物 ,邮票内容发行必然从属于政治 ,如果政治上不实行改革开放 ,邮票就不会就这样题材广泛 ,应有尽有 ,五彩缤纷 ,琳琅满目 ,所以 ,我们集邮也要与形势结合 ,如“神舟八号” ,如“港澳回归” ,如“抗击非典” ,现在收集“抗击非典”有关邮集 、封 、片 、戳的邮友很多 ,我就有一枚北京专治非典的小汤山医院院长签名从小汤山医院寄来的实寄封 ,这是比较难得的 。
第四 ,邮票与封 、片 、戳的结合 。邮票与封片戳结合 ,如红花配绿叶 ,如小桥流水 ,如楼台亭阁 。一部好的邮集不与封片结合会令人索然无味 。
封片在邮集中至少应有1/3 。因为这些封片可以说明当时的时代背景 。如长沙集邮家雷通鼎老人珍藏的“文夕大火”封 ,这个封上的戳是1938年11月12日 ,此封为抗日战争时长沙大火劫后留存 ,证明了当时国民党不顾人民死活 ,放火烧城 ,一片焦土 。
又如“香港内详”封 ,这是海峡两岸交往的实寄封 ,又是珍贵的纪录 。又如笔者收藏的女排签名封 。女排当时在湖南郴州训练基地 ,我去信袁伟民教练希望得到一枚女排签名封 。他大力支持 ,当即请全体女排签名 ,有郎平 、梁艳 、张蓉芳…… 。获得四连冠 ,这是血与汗的结晶 ,这是胜利之歌 ,这是生命之花 ,这是常青之树 ,这是中华民族之魂 。
有些封片比邮票少 ,很难得 。如长沙市邮票公司1985年发行的元帅封 、元帅明信片 、大将明信片和“三湘英杰”系列封 ,都很受欢迎 ,也很宝贵 ,现在很难买得到 。
封片题材要好 ,我曾于1985年10月6日写了文章介绍长沙邮票公司的“元帅与大将”封片 ,在《解放军报》发表后 ,五湖四海 ,天南地北 ,许多集邮爱发者来信来函要求购买这些封片 。
其次 ,一框邮集和开放类邮集也是当今集邮发展趋势 。一框邮集很爱欢迎 ,因为不受那么多条条框框的影响 ,对初集邮者大开方便之门 。
自制封片 ,美化人生
你想未来美妙 ,集邮就可以帮助你 。但集邮的观念要更新 ,过去收集的方法要改变 。其实集邮不一定要花很多钱 。什么金币 、银币封 ,有多少人买得起 。没有必要去跟着“风”跑 ,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 、个人的爱好 ,量力而行吧!
你如果从现在开始集邮 ,你从下面着手收集吧 ,不会要很多钱 ,而且怡然自乐 ,不必担心受骗 ,不必害怕是假的 。请看:
1 、自制封 。难道只有邮票总公司 、北京分公司的首日封就值和收藏 ,自制的就不行 。如果每人邮册中收藏的都是总公司封 ,千篇一律 ,南京到北京 ,全是公司封 ,那还有什么看的 ,还有什么特色 。集邮应是百花齐放万家春 ,所以集邮就应提倡自制封 ,自己写 、自己画 、自己设计 。不要迷信 ,不要自卑 ,于无声处有惊雷 ,说不定若干年后 ,你事业有成 ,这些自制封就很珍贵 。长江后浪推前浪 ,集邮人 ,一代更比一代强 。
2 、家庭明信片 。每年春节 ,大家大团圆 ,老老少少 ,欢聚一堂 。幸福的光永远环绕着你家 ,每一分钟都平平安安 ,快快乐乐 。在这愉快的时候 ,全家都在一张明信片上签个名吧!爷爷奶奶先签 ,爸爸妈妈再签 ,然后大家签 ,再贴上一枚生肖邮票 ,盖上大年初一的日戳 。如果台湾亲人回来了 ,那更好 ,“老母龙钟儿白发 ,团圆笑里且干杯 。”四代同堂更好 ,三代也不错 ,每年春节签一次名 。若干年后 ,老的走了 ,小的大了 ,睹物思人 ,既是怀念 ,又是留恋 。回忆是另一种相逢 。年复一年的家庭团圆明信片就更加珍贵了 。
3 、生日明信片 。每个人在生日那天 ,一般都会请朋友在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或唱或跳 ,何其乐也 。但如果每年生日都用一张精致的明信片 ,贴上一枚当年发行的邮票 ,盖上生日那天的日戳 ,一年一张 ,千万别漏掉一张 。到你六十岁 、七十岁……你再回头看看 ,该多么有意义啊!“日戳吻过邮票 ,留下青春的轨迹;人生的旅程啊!闪闪发光 。”
4 、旅游明信片 。湖南已故老集邮家雷通鼎先生集邮七十年 ,他一生走过多少山山水水 ,到过多少城市 。看 ,他的旅游明信片 ,既有30年代北平的邮戳 ,又有40年代重庆的纪念戳 ,而今又有长沙桔子洲头的风景戳 。“杜鹃声里长桥畔 ,桔子洲头过客船” 。岁月悠悠 ,人生易老 ,雷老用脚步丈量人生 ,用邮戳描绘河山 。我曾看过雷老的这部旅游明信片册 。世纪的风云再现 ,万里的江山沧桑 ,多少珍贵啊 。雷老能做到 ,年轻人 ,你也能做到 。劝你每到一处盖一个当地的地名戳 、风景戳吧!日积月累 ,就是一部祖国风光画 、一部地名史 。
5 、毕业纪念明信片 。无论你小学 、中学 、大学毕业 。毕业那天 ,一定是热热闹闹 ,又照相 ,又相互赠言 。再见吧 ,让同学们快在你准备好的明信片上签个名吧!今日莘莘学子欢聚一堂;来日长征道路上 ,欲与天公试比高 。三十年后再看;当年的同窗 ,谁是英雄谁是好汉;“谁游戏人生 ,谁将一事无成……”有一天你老了 ,再看看你留下的这张当年毕业明信片 ,而如果其中有的同窗后来竟成一个伟大的人物 ,这张明信片该多珍贵啊 。你的思想一定是欢乐激动啊!所以 ,今日的普通邮品 ,也可能就是明日的“珍品” 。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让我们以新的集邮方法来美化我们的人生啊 。
改革集邮 ,充实人生
1 、绘画集邮 。这已经有许多先例 ,台湾已故著名集邮家薛少棠先生 ,早在60年代 ,就将邮票分成不同颜色 、图案 ,再加以细心剪贴 ,在白纸上剪成各种不同的画 ,如山水 、动物 、人物 、花卉等 。薛少棠先生是河北人 ,年轻时在东北做皮生意 ,捕获过不少老虎 ,对老虎的习性比较了解 ,后来他就将邮票剪贴成各种不同的老虎 ,栩栩如生 ,分外好看 。美国著名的《生活画报》就曾将薛少棠一幅老虎的邮票剪贴画刊在上面 ,受到欢迎 。其实 ,早在20年代 ,上海一些集邮家就曾以一些普通邮票或残缺不全的邮票剪贴成一幅幅画 。有的还将这些邮票剪贴在明信片的背面 ,寄给邮友 ,别具一格 ,深受欢迎 。可是这些年来很少见有邮票剪贴画 。也很少有人撰文介绍或推广 。邮票剪贴画可以培养人们美好的心灵 ,增强人们的审美观念 ,我认为一些邮报 、邮刊可以宣传介绍 。
2 、幽默集邮 。在这方面 ,著名的德国漫画家海茵茨·梯恩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他匠心独具 ,思路开阔 ,往往一枚邮票在手 ,他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能构想出一幅幅令人开心的集邮漫画来 ,用简练幽默的笑话 ,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集邮活动 。画面生动 ,含义隽永 ,使人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
国内也有不少邮人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取得成绩较大而为广大邮人喜爱的人 ,如:老九 、刘七星 、任立忠 、郑南初的集邮漫画 ,都是很有特色 ,各有千秋 。特别是中国戏曲学校美术老师老九 ,他的《集邮幽默画》很耐人寻思 ,一枚邮票在他的笔下可以画出许多有意义的漫画 。他们为集邮闯出了新路 。我们也可以参考 、学习 ,将一枚邮票再联想到各种不同的意境 ,从中得到心灵的快慰 。我们应大力提倡幽默集邮 ,特别是对老年人集邮 。我曾多次撰文说过 ,集邮不能将邮票图解成政治 ,将邮票作为政治宣传品 。集邮就是为了快乐 ,不快乐不集邮 。我老伴有时埋怨我 ,你看别人集邮发了财 ,可你为了办《甲子邮刊》还要将工资补贴出去 ,高潮时 ,你买了那么多邮票又被套牢了 。我说 ,没有发财不要紧 ,邮票套牢了不要急 ,集邮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身体健康 ,其他都无所谓 。即使邮票一把火全烧光了 ,也赚了老年人的健康 。所以 ,奉劝读者 ,你把集邮看成幽默像老九骑“邮”下扬州 ,像刘七星执笔闯江山 ,快快乐乐地生活 ,让邮票成为快乐神 ,让天下仕男仕女健康长寿 ,只要快乐 ,其他得不得奖 ,或是未当集邮协会理事都一笑置之 。
3 、诗歌集邮 。如诗人唐海波 、胡少吾 、向蔚圃 、方崇元 、方培基等等 ,都是驰名大江南北的集邮诗人 。他们既是邮迷 ,又是诗人 ,他们的邮册 ,别具一格 。每一张贴片上 ,又有邮票又有诗 ,邮票是那么精美 ,诗歌是那样清香 ,真是诗情画意 ,意境高尚 。请看唐海波咏马年邮票的诗:“风华岁月驰驱尽 ,锦锈山河顾盼舒 。前路更需千里足 ,旧时伯乐不曾书 。”写得何等的好啊 。再请看胡少吾在《衡山》邮集那一贴片上的一首词 ,实在太美了:“画意朦诗意朦 ,白云飘渺目无穷 ,是幻是真难辨得 ,人间天上祝融峰 。”胡老当年写此诗时已八十多岁 ,可他的想象竟如此丰富 ,如飞驰的白云 ,如疾去的火花 ,这样的诗歌集邮能不比传统集邮更高一筹吗?长沙青年邮友万正仁 ,他将长江三峡邮票配以著名歌词作家乔羽的《巫山神女》:“我是云 ,我是雾 ,我是滔滔不绝的长江水……” 。看了这些的邮集 ,使我浮想联翩 ,思潮滚滚 ,这比单集一套套邮票不是好多了吗?我们又何必拘泥于那传统的集邮呢?打破旧传统 ,闯出新路子 ,集邮将在21世纪有新的格式出现啊 。
4 、三U集邮 。旅游与集邮结合 ,是开拓集邮一个最好的途径 。现在旅游在我国正方兴未艾 ,蓬蓬勃勃地发展;神国河山无限好 ,一路邮情一路戳 。枚枚戳戳风景美 ,汇集成册如画图 。年轻的山东邮友李明亮 ,自费游览祖国三千多公里海岸线 ,将南海 、东海 、黄海 、渤海沿岸的大大小小城镇380多个的风景戳全盖在他的邮册上 ,现在他正沿着万里长江前进 ,去收集长江沿岸的地名戳 。
所以 ,我认为集邮应大胆地改革 。集邮的本意是美化人生 ,丰富人生 ,亮丽人生 ,快乐人生 。只要集邮使我们快乐 ,集邮使我们增长知识 ,集邮使我们身体健康 ,我愿意怎样集就怎样集 。管他春夏与秋冬 ,一切为了人生的美好 。
3 、字谜大全及答案
倒萨大事
4 、512纪念邮票现值多少
特7-2008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附捐邮票)13元/枚 ,580元/版
为了进一步向地震灾区提供社会援助 ,国家邮政局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于2008年5月20日特别发行《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附捐邮票一套一枚(下图) ,并将此套邮票的全部邮资收入和附捐款共2860万元捐赠给地震灾区 。方寸虽小 ,但展现了人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决心 。
为什么“抗震救灾”附捐新邮的价格会在发行后一直高高在上呢?这让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对此 ,有邮人认为 ,从实用性出发 ,该票因存在附捐额而导致售价偏高 ,花2.2元却只能使用1.2元邮资 ,对于任何寄信者都没有吸引力 ,因此大量使用的现实性非常小 。而且此票作为一套特别发行的邮票 ,其社会影响力非常大 ,自然也就催生了集藏需求量 。不过从发行以来的销售看 ,除了新邮预订的量外 ,绝大多数地方的正常窗口销售数量都很少 ,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现象 ,需要量大而一级市场却不去满足 ,令市场价格居高不下 ,相反有些同期发行的新邮在打折 ,其实这些邮票的发行量绝对不会大于“抗震救灾” ,因此“抗震救灾”附捐邮票完全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行量小的疑惑可以排除 。但为什么市场的流通量会如此之少 ,以至于形成了市价大幅高于售价的怪象 。
从近年来的新邮流通情况看 ,1000万套左右的新邮 ,在发行后均会出现批量货源的抛售 ,但市场上的“抗震救灾”附捐邮票至今都难以看到这种现象 ,而1300万套发行量的新邮在近两年中可算“天量” ,却变得异常紧俏 ,如此矛盾的表现着实令人费解 。因此 ,很多邮人推测认为 ,“抗震救灾”附捐邮票的投放量非常少 ,极可能是一级市场故意为之 ,形成了二级市场的紧张局面 ,也由此造成了该票价格发行后的居高不下 。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不得不让人回想起2003年发行的“抗击非典”邮票 ,其发行后的市场流通量也不大 ,且后来被人控制而出现了大肆炒高 ,迄今该票价格依然不菲 ,单枚票的价格在20元上方 。当然“抗击非典”邮票究竟是谁在控制 ,现在都是一个疑问 ,不过介入者赚的钵满斗溢却是不争的事实 。
问题是 ,作为一枚让集邮者献爱心的“抗震救灾”附捐邮票 ,出现供应紧俏而难以令集藏者如愿献爱心的情况 ,实在是无法使人理解 ,而且也违背了此票发行的初衷 。考虑到此前“抗击非典”邮票的表现 ,有人认为“抗震救灾”附捐邮票极可能成为2008年的一枚被一级市场控制的“筋票” ,以期在特定情况下为2008全年套票做价格拉升“贡献” ,而这种现象在近5年来已是屡见不鲜 。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 ,“抗震救灾”附捐邮票目前的价格已明显偏高 ,介入的风险不小 。回顾历史 ,1998年发行的“抗洪赈灾”附捐邮票在发行初价格同样居高不下 ,且被大肆炒作 ,但2年后价格即快速下滑 ,目前市价仅0.4元左右 ,几乎是50分面值的“花票”价格 ,而其0.5元的附捐额则被市场人士忽略不计 。当初高位介入者已处于苦不堪言的境地 ,风险由此可见一斑 。
或许有人会说 ,“抗击非典”邮票现在不是继续在高位运行吗?不错 ,该票确实表现强劲 ,但由于此票发行后的消耗量极大(主要是做为纪念礼品赠送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 ,导致了年票配缺困难 ,才引发价格的大幅上扬 。而“抗震救灾”附捐邮票却并未出现被大量消耗的情况 ,所以两者不能够划等号 。反而“抗震救灾”附捐邮票目前的情形非常类似10年前发行的“抗洪赈灾”附捐邮票 ,因此投资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千万不要去炒作这种在一段时间内被人为控制流通量的新邮 ,相信到了明年2008年票一级市场抛售结束后 ,该票的真实市场价格会逐步显现 。
5 、抗非典邮票中国结16枚一版有价值吗?
你说的是中国集邮总公司在抗击非典期间发行的一套个性化小版张《向抗击“非典”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全张16枚邮票 ,每枚面值80分 ,总面值¥12.80 。
不错的个性化版张 ,题材很好 ,好好收藏吧 。这张16枚版式的个性化小版目前的市场参考售价约为¥25.00 。
“非典个性化小版张”除了这张16枚版式外 ,还有一套是2张1套的8枚版式个性化小版张 ,具体可以参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3643712.html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