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保罗·索鲁( Paul Theroux , 1941— )美国知名旅行作家 、小说家 。1963年大学毕业后 ,到非洲马拉维 、乌干达做老师 。1968 年 ,在新加坡大学任教 。1970年代初 ,和家人移居英国 。现定居美国 ,并仍四处旅行 。保罗·索鲁著作颇丰 ,火车旅行文学更是久负盛名 ,曾荣获英国惠特布雷德文学奖 、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 。代表作有《火车大巴扎》《老巴塔哥尼亚快车》《英国环岛之旅》等 。
译者:陈媛媛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学硕士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博士候选人 。译有《最接近天堂的人间》(英译汉)和《朱自清散文选》(汉译英 ,合译)等多部作品 。目前主要从事晚清至民国翻译史和文学翻译等方面的研究 ,并为多家机构提供翻译和咨询服务 。
内容介绍:
1986年 ,保罗·索鲁在时隔六年后 ,再一次来到中国 。
他既到了北京 、上海等繁华都市 ,也抵达了黑龙江朗乡 、新疆吐鲁番等疆界边陲 。他走到中国大地上 ,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 ,在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里练习口语的年轻人 、想去做进出口生意的学生 、刚刚经历过浩劫的知识分子……他用犀利幽默的口吻 ,一路吐槽不断 ,但也用冷静 、理智的眼光 ,剖析中国人的性格 ,发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与思想变化 。
从80年代走来 ,一路沧桑巨变 ,但我们当下的摇摆与困境也都似曾相识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