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1865—1918) ,简称沙畹 ,是学术界公认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有成就的汉学大师 。沙畹在国际汉学史上承前启后 ,在许多领域卓有建树 ,对中国的佛教 、道教以及中国的碑帖 、古文字 、西域史 、突厥史 、地理等领域都颇有研究 ,且成就斐然 ,更是法国西域学 、南海学 、敦煌学 、简牍学 、甲骨学等学科分支的奠基人 。
同时他也是世界上早整理研究敦煌与新疆文物的学者之一 ,被视为法国敦煌学研究的先驱者 。继他之后成为法国汉学与敦煌学大师的伯希和与马伯乐都出自他的门下 ,被弟子伯希和推许为“位全才的汉学家” 。
译者简介
袁俊生 ,1955年3月生于北京 。1978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并留校任教 。北京外国语学院教师 。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工作多年 ,现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任副教授 。主要译著有中短篇小说《嘘——小黑猫成长记》《说烦了爱》《风月趣谈》《前世今生》《磨坊信札》;科幻小说《没有重点的生命》;人物传记《卡萨诺瓦传奇》《永远的小王子》《齐达内传》《布勒东传》《阿拉贡传》《兰波传》《杜尚传》;文学理论著作《超现实主义宣言》;科普读物《孤独的真相》;艺术史著作《维米尔》;诗集《心的记忆》;中国近代史专著《中国鸦片史》以及园艺文学读物《催情植物传奇》《传情植物》等 。
内容介绍:
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1865—1918) ,是近代以来*有成就的汉学大师之一 ,公认的“欧洲汉学泰斗” 。1907年 ,沙畹从巴黎来到中国 ,开始第二次在华考古活动 ,《华北考古记》就是这次实地考察的学术成果 。
沙畹是运用现代考古技术对中国遗址进行实地考察与测量的学者 ,通过大量拓印 、抄录遗址文物中的碑文题记 ,收集整理了一千七百余张图片 ,并对遗址文物进行了艺术 、政治 、宗教 、社会等多角度的阐释 。这些遗迹在后来的战乱过程中或损毁或流失 ,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些图片及资料对于后世的研究就更显弥足珍贵 。
《华北考古记》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古文献 ,同时也是中西学术交流的历史见证 。1909年本书法文版面世 ,中国的登封三阙 、孝堂山 、武梁祠 、龙门石窟等遗址由此进入西方学术视野 ,成为世界汉学及东方艺术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金石学也首次被纳入法国汉学的研究领域 。同时 ,西方现代考古学方法也为中国学界所重视和运用 ,推动了中国传统金石学研究的发展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