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胡宗绮(Jennifer M. Neighbors)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学(中国史研究方向)博士 ,师从黄宗智教授;现为普吉特湾大学(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历史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刑事法律 。出版有专著A Question of Intent:Homicide Law and Criminal Justice in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Brill出版社2018年英文版 。
景风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 ,师从黄宗智教授 。现为四川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 。在Modern China 、《开放时代》 、《法学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内容介绍:
中国传统律典对于刑事重罪类别的界定和划分有着精密的层级结构 。本书以犯罪意图为核心 ,由低到高探讨了中国帝制时期杀人罪的谱系:位于这一谱系最底层的是意外致人死亡 、低级别的疏忽大意致人死亡和鲁莽冲动致人死亡;斗殴杀及其他有伤害意图的杀人犯罪则位于过失与故意之间的灰色地带;位于谱系最高层的是有杀人意图的故杀与谋杀 。通过大量的判例和律注 ,本书解析了各个杀人类别之间的层级区分以及中国传统法律中概念连接情境的基本特征 。民国刑法效仿现代欧洲和日本 ,在杀人犯罪方面建立起故意与过失的二元划分 ,并试图剔除法律中的情境因素 ,建立起韦伯式的形式理性法 。这使得传统法律中的诸多范畴无所归依 ,新法律的概念界定含糊不清 ,也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扰 。但民国法律与传统法的关系并非完全断裂 ,法官们的判决不时会映射出清律当中的内容 ,使民国时期的司法与帝制晚期的社会规则更加接近 。
此外 ,本书还对中国法制史上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 ,如韦伯的法律理想类型 、法律的形式理性及概念抽象性 、现代性与前现代性予以回应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