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威廉?夏伊勒(1904—1993),美国著名战地记者、作家。曾在《芝加哥论坛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担任驻外记者和广播员。他的成名之作《第三帝国的兴亡》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其他著作有《柏林日记》《第三共和国的崩溃》《甘地:一部回忆录》《阿道夫?希特勒的兴亡》等。
【译者简介】
汪小英,曾经就学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系、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师范学院,现居新西兰北帕。《神奇校车》译者、编审,绘本引进策划人。
邱霜霜,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英语系。
戚凯,国际关系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教授,出版专著《美国的能源安全研究及启示》。
卢欣渝,资深英美文学、社科图书翻译。已出版的主要译作有:《美国公子》(Less Than Zero)、《英雄与败类》(One Police Plaza)、《美国恩仇录》(Kane & Abel)、《鲁滨逊飘流记》(Robinson Crusoe)、《重新出山》(Licence Renewed)等。
内容介绍:
威廉?夏伊勒是美国著名记者、新闻分析员和世界现代史学家,他的一生基本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而这个世纪又是世界和整个人类文明发生巨变的时期。他生于1904年,去世于1993年,其间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国文学的兴起、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民权运动、交通与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越南战争、美苏冷战、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遇刺和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以及苏联崛起和解体等等,他的长寿也让这部历史长卷成为名副其实的“二十世纪之旅”。
之一卷《世纪初生:1904—1930》,威廉?夏伊勒在世纪之交不久后出生,成长于美国一个中西部小镇的“大街”,在安顿下来以前他决定逃离美国的保守中心地区。1925年,他搭上一条运牛船前往欧洲,口袋里只有200美元,计划在那里待两个月。最终在巴黎,夏伊勒和上千名年轻美国人一起,向巴黎版《芝加哥论坛报》投递简历。就在他回国的前一晚,《芝加哥论坛报》的编辑终于给他了一份工作——这也是夏伊勒从此在欧洲驻扎二十年的重要职业生涯的起点。现在威廉?夏伊勒回想起这些岁月——在《芝加哥论坛报》的编辑室里与詹姆斯?瑟伯邻桌而坐;与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和塞尔达、海明威、格特鲁德?斯泰因、多萝西?汤普森、伊莎朵拉?邓肯以及约翰?君特谈笑风生;之后作为驻外记者,在动荡的20世纪20年代辗转于伦敦、柏林、维也纳、罗马和日内瓦进行报道。但是,《世纪初生》同样是夏伊勒离开家乡后对美国的个人深切记述——统治芝加哥的“疤脸”阿尔?卡彭,“猴子案件”和克莱伦斯?达罗,哈定就任总统期间的丑闻,以及在世界处于危险边缘时快速成长为世界大国的优势和劣势。
第二卷《噩梦年代:1930—1940》是对1930—1940年“噩梦年代”的生动而难忘的见证,作者掌握希特勒、戈林、希姆莱等最高统帅部领袖的政策的之一手资料,对纳粹恶魔的脱笼而出拥有深刻的独特见解。通过威廉?夏伊勒的惊世之作,我们得以拥有前所未有的机会,一睹曾经的世界不受阻拦地奔向末世决战的震惊场面。
第三卷《旅人迟归:1945-1988》是二战后作者的亲身经历。没有谁能自外于冷战的歇斯底里,被解雇的新闻评论员衣食无着,几近破产,他唯有写作,写出他战时的经历,而出版商却告诉他,那些东西已经过时了。当他面对成吨的万卷纳粹档案,一股雄心在胸中燃起,一部描写纳粹帝国的鸿篇巨著在妻子的抱怨、朋友的苦劝中落笔。麦卡锡的疯狂,肯尼迪的陨落,水门的荒唐,苏联的封闭,在夏伊勒的笔尖,以一种个人化的方式流淌出来。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