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考试体作文是个新概念 ,所谓考试体作文 ,是指在工业化时代 ,国家大规模地通过书面测试选拔人才的考试中 ,考生根据特定要求撰写的 ,适合阅卷者快速浏览且合理给分的作文 。
大规模 ,主要指国家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或者国家的公务员招考等 。这类考试动辄有几十万数百万人参加 。小学 、初中的各类考试 ,是不包括其中的 。大规模考试中考生所写的作文 ,才可以称为考试体作文 。高中阶段平时的考试 ,如果教师有充裕时间阅卷的 ,也可以不算在内 。高中统考 、统阅的作文 ,才可称之为考试体作文 。
编写本书的灵感来自高考作文阅卷现场 ,其基础依赖于作者以下几方面的经历与体会:
几十年来指导文学社与从事课堂作文教学 ,特别是指导学写议论文 、高三阶段指导作文备考的感悟;
多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 ,目睹一些考生采用文体适当 ,内容与文笔均不错 、符合快速浏览要求的作文 ,都得到了较高分数的情况;
多次参加省级写作学术会议 ,耳闻众多高中语文教师对于高考作文文体的讨论 ,本省高考作文题组命题专家的有关说法;
对古代“八股文”的涉猎与对古代优秀策论以及古代状元文研究后的认识;
对1952年以来我国的高考以及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高考作文题的研究心得;
高校主要课程重系统理论讲述的特点;
国家各方面的改革与经济建设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纵览1952年以来我国高考作文题 ,体裁由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兼有 ,到叙述类 、论述类交替 ,再到上世纪末期的话题作文 ,以至本世纪演变为新材料作文题为主 ,要求写论述类的比重越来越大 。这是教育三个“面向”方针的一步步落实 。而横观一些发达国家 ,高考作文的文体都比较突出论述类 。如新加坡就规定高考作文只能用议论文来写 ,法国的高考作文题也突出了哲理思辨与议论的要求 。与一些文化教育与经济建设比较强的发达国家比起来 ,我国一个时期内命题有点纷乱的情况也正在逐渐得到改变 。
从我们国家的政治与教育层面看 ,以人为本 、创新精神 、公民意识 、创造性思维 ,已经成为主题词 。这些主题词的共同点 ,就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当具有的根据社会现象形成与提炼观点的能力 ,提出观点进行论证的能力 ,且论证之后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谓创新 ,根本点在于思想观念的创新 。有了思想观念的创新 ,才有创造的动力和行为 。就作文教学来看 ,这种论证能力 ,既是初中以及高一 、高二的记叙 、说明 、描写 、抒情等能力的提高 ,更是上述能力的质的飞跃 。
当然 ,形成与提炼观点并展开论述 ,其基础是认识与叙述(包括记叙 、说明 、描写 、抒情等)客观事物 。所以叙述还是高一 、高二应该打好的基础 。对实在的事物叙述不清 ,论证则成为无本之木 ,也就难以写好以议论为主要特点的考试体作文 。
遗憾的是 ,高三学生议论能力的重要性远远没有引起重视 ,很多学生不明就里 。我国近年来每年的18个高考作文题 ,虽然写议论文的偏向比较强 ,但很少有命题专家组特别在文题上标明)用议论文写的字样 。舆论也制造了一些不好的导向 。2013年6月 ,一家著名学生刊物上有专家著文 ,辅导学生准备用小说形式写高考作文 。2013年9月 ,又有作者在关于新高考的杂志上发表文章说 ,如果你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 ,不妨去选择那些比较冷僻的文体 ,比如寓言 、童话 、戏剧 、小品 、小小说 、文言文 、书信体等 ,还举了早年的满分作文《四幕剧》 、《赤兔之死》 、《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等 。殊不知话题作文时代 ,审题要求非常宽松 ,文体要求也相对宽松 ,各种文体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 。而近年来的新材料作文 ,题目严格规定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来写 ,“四幕剧”谢幕 ,“赤兔”已死 。江苏省高考作文命题组也早在2005年就明确在试卷上规定 ,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
考试体作文原本有着隐性的写作要求 ,它与小说 、诗歌 、戏剧的写法是有冲突的 。小说等文学作品 ,主题越隐蔽越好 。读小说等文学作品需要细细品味 ,而一篇高考作文的阅卷时间就一两分钟 ,哪能细细品味 。小说等文学样式 ,在高校文学创作专业特招中 ,才大有用武之地 。但上述特招类考试 ,一般规模都较小 ,不能与大规模考试中的作文及其阅卷方式相提并论 。
当然 ,中学生通过学习文学 ,抑或尝试文学创作 ,锻炼出运用相对精美的文字组合的技能 ,写考试体作文遣词造句时自觉融会文学笔法 ,会使文章在以理服人的同时以情动人 ,这毫无疑问会更能获得高分 。所以 ,中学生应当在练好记叙 、说明 、描写 、抒情等表达手法的基础上 ,努力写好以议论文为主的考试体作文 。在近阶段 ,高中生的议论能力普遍不强 ,高考作文还允许写叙述类文章 ,实际上 ,考试体作文目前也包容记叙文 。但考试体作文朝论述类发展的方向与势头 ,应该得到充分认识 。
注:本书被评为嘉兴市2013年度选修课程精品教材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