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人常说 ,我给了丁丁两次生命 ,我不否认他没有我就不会走到今天 ,但同样的 ,如果没有他 ,也不会有现在的我 。我们母子俩就像一个“人”字 ,他是一撇 ,我是一捺 ,相互支撑 ,相伴相生 ,成就彼此 。”
■对话人物
邹翃燕 ,1963年生 ,辽宁大连人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 。
■对话背景
1988年7月 ,25岁的邹翃燕生下儿子丁丁 ,因生产过程中宫内窒息 ,丁丁被诊断为脑瘫 。尽管医生建议她“放弃”这个孩子 ,但她执意要将丁丁抚养长大 。
儿子十岁时 ,邹翃燕离婚了 ,她独自抚养丁丁 。不幸中的万幸是 ,丁丁智力并未受损 ,在她精心陪伴下 ,丁丁学习成绩优异 ,2007年考入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进入北大国际法学院读研 ,2016年3月 ,已经工作一年的丁丁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 ,将于今年5月25日毕业 。
邹翃燕和丁丁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引发热议 。
5月17日 ,邹翃燕接受了华商报记者的专访 。由于要备考美国司法考试 ,丁丁抽不出时间接受采访 ,他表示 ,希望自己能争气一点 ,早点养活自己 ,也让妈妈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
“取名‘丁丁’
希望他能留下声响”
华商报:丁丁这个名字很特别 ,有什么含义吗?
邹翃燕:第二个“丁”读作zheng(音同“争”) ,意思是成材的树木被砍倒时发出巨大声响 ,取自《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 ,鸟鸣嘤嘤” 。1988年7月18日 ,我生儿子时发生医疗事故 ,造成孩子宫内窒息 。孩子出生后一连几天不会哭 ,也没有任何反应 。我特别希望他通过努力 ,将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离开的时候能为这世界留下点声响 ,所以取了这个名字 。
华商报:丁丁什么时候被诊断为脑瘫?都有什么症状?
邹翃燕:孩子出生后医院连下5个病危通知 ,说孩子因宫内窒息 ,颅内出血压迫大脑 ,是重度脑瘫 ,但他太小不能做CT ,不能确定影响的是大脑还是小脑 ,如果是大脑 ,影响智力 ,就是痴呆 ,如果是小脑 ,影响运动 ,就是瘫痪 。医生一再劝我放弃 。但出于一个妈妈的本能 ,我无法放弃 。如果只是瘫痪 ,也许还能学个一技之长 ,我最害怕他是傻子 ,当时已经做了最坏打算 ,只要我在 ,就养他到底 。7个月时 ,经过专家测试 ,丁丁的智力没问题 ,但脑瘫儿的其他症状显现无疑 ,比如流口水 ,脖子直立不起来 ,浑身发软等 ,他1岁手不会捏握 ,也坐不住 ,2岁才会站立 ,3岁才能扶着墙往前走 ,6岁才会跳 。
华商报:为了丁丁的康复 ,你都做了什么?
邹翃燕:一开始我很怕他智力有问题 ,查了很多有关智力开发的文献 ,有文献提到语言刺激有助于智力发育 ,所以从孩子出院回家后 ,我就一直跟他说话 ,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 。我还在家里挂了五颜六色的气球 ,经常抱着他跟他讲:这是红色的 ,这是黄色的 ,就是想让他对这个世界有所感知 。这样做真的是有效果的 ,丁丁3个月时就能听懂我说话 ,比如我问他红气球是哪个 ,他就会用眼睛看 ,这让我特别欣慰 。半岁后 ,我就带他到湖北省中医学院智力专科治疗 ,从小吃药比吃饭还多;3岁起开始做按摩治疗 ,一周三次 ,期间配合家庭按摩和其他肢体运动训练 ,坚持了3年多 。每次孩子都疼得大哭 ,我就是再痛苦也要硬下心来坚持 ,因为不想给孩子留下遗憾 。之前有很多人问我经验 ,我觉得我的经验很难被复制 。因为不是每个妈妈都是老师 ,也不是每个妈妈都能这么有耐心并坚持下去 ,但一些做法可以推广 ,那就是一定要坚持 。
“你只有读书一条路 ,
要用成绩证明自己”
华商报:丁丁考上北大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吗?
邹翃燕:丁丁写字比别的孩子慢 ,他刚上小学时 ,作业总做不完 ,考试更是如此 。为了不打击孩子的自信 ,我只好去跟老师商量 ,相同类型的作业少做 ,考试时为他延长20分钟 。多亏了老师的照顾 ,他能够跟上班上的进度 ,等到三年级时 ,他已经不用减少作业和考试延时了 ,虽然他写字还是很慢 ,但已经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 ,虽然没有检查的时间 ,但正确率高 ,所以成绩一直领先 。除了小学时上过两年奥数班 ,他没有参加过其他补习班 。我觉得与课外辅导相比 ,好的学习习惯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重要 。丁丁记住的第一句名人名言是“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这是他上幼儿园时我教给他的 ,我告诉他 ,你不懂就要问 ,不能不懂装懂 。所以他从小就养成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的习惯 。
华商报:丁丁成长过程中 ,有没有因为他的病受到过歧视?
邹翃燕:这样的情况很多 。丁丁读初一时学校组织军训 ,听说强度很大 ,但我还是想让他去锻炼下 ,不过提前跟教官打过招呼 ,如果孩子做得不好 ,希望他不要苛责 。军训时 ,丁丁转身总比别人慢半拍 ,抬腿 、学练正步更是不行 ,其他同学对他能免于处罚感到不满 ,年轻的教官脱口而出:“他是脑瘫 ,你们要跟他比吗?”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他的病 ,就开始嘲笑他 ,还编顺口溜骂“丁丁是个苕” ,就是傻子的意思 。一些同学还故意把他的书藏起来 ,扔掉他的文具盒 ,故意捉弄他 。他哭着打电话给我 ,说他不想上学了 。当时我正带着学生在贵州写生 ,接到电话立即请假坐火车赶到他学校了解情况 。课间休息时我走到他们班 ,站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说了儿子的病史 ,希望大家能够对丁丁多体谅包容 ,我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 ,如果他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大家可以告诉我 ,我也会批评教育他 。
我说完这些 ,全班非常安静 。我把儿子带到门外 ,问他 ,你怎么证明自己不是个苕?退学能证明吗?不行 ,你只有读书一条路 ,你只能靠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品质来证明自己!结果那一年期中考试 ,丁丁考了年级第一名 ,之前歧视他的同学全都服气了 。整个初中阶段 ,他始终保持年级前10名的位置 。
华商报:你打骂过他吗?
邹翃燕:当然 ,不过我从不会因为他成绩不好打骂他 ,只会因为他没有养成好习惯而严厉教育他 。比如他小的时候 ,我教他使用筷子 ,因为他的病影响他精细动作的协调 ,握筷子对他来说很难 ,我教了他一年 ,打过骂过 ,最终还是学会了 。在很多人看来 ,我可能是个狠心的妈妈 ,任由孩子哭 ,就是用打用骂也要让他学会 ,我害怕他长大后因为不会用筷子受歧视 ,伤自尊 ,所以努力训练他掌握日常生活技能 ,不让他搞特殊化 。
“眼光和格局不应为钱所困”
华商报:丁丁病情怎么样?
邹翃燕:总体来说不影响生活 ,但仍有些后遗症 ,一些动作不协调 ,比如打不了羽毛球 。所以保研时他不得不放弃了原本很喜欢的环科专业 ,改修国际法 。和正常人相比 ,他写字和打字都会慢很多 ,如今在哈佛留学 ,考试答题量非常大 ,他不得已向学校申请延长时间 ,好在哈佛很人性化 ,只要提交相关证明 ,就予以批准 。
华商报:丁丁研究生毕业后做什么?为什么工作一年后才决定申请去哈佛留学?
邹翃燕:其实丁丁研究生毕业时老师就建议他留学 ,读研期间他的成绩一直非常好 ,老师说以他的条件不申请哈佛太可惜 ,但他当时急于工作挣钱 ,研究生毕业后在网易法务部工作 ,待遇不错 。他周末宅在家常觉得无聊 ,我逗他谈个女朋友 ,他说不想找 ,我劝他要是不想谈恋爱就继续升学吧 ,鼓励他申请哈佛 。起初觉得哈佛高不可攀 ,我一直劝他试试 ,没想到真的被哈佛录取了 。他原本还不是很想去 ,因为学费很贵 。我跟他说 ,一个人的眼光和格局不应被钱所困 ,这是难得的机会 ,我可以把房子卖了 。没想到他很幸运 ,获得了哈佛4.5万美元奖学金和2万美元助学贷款 ,我不用卖房了 。(笑)
华商报:丁丁未来有什么打算?会回国工作还是留在美国?
邹翃燕:在美国 ,学人文社科类的留学生很难找到工作 ,所以他会回来工作 ,我已经帮他买好了回国的机票 ,过段时间我也会去美国 ,为他备考美国司法考试做后勤工作 ,等他考完试我们一起回来 。我是希望他能进大学任教 ,但这需要继续深造 ,很怕他读书读老了 。就业的事 ,丁丁还没考虑好 ,他是想先找到一份工作再说 ,打算先就业再择业 。
华商报:丁丁有女朋友吗?
邹翃燕:没有 ,他29岁了 ,至今没有谈过恋爱 。
华商报:你着急吗?
邹翃燕:他29岁了 ,我当然希望他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 ,到点结婚 ,到点生孩子 ,但只要他过得快乐高兴 ,不结婚也行 ,一直单身也没问题 。我从来没有什么传宗接代的思想 。
华商报:尽管经历这么多坎坷 ,你心态还是乐观积极?
邹翃燕:我的心态是非常积极向上的 ,这是做母亲之后的转变 。曾经的我十分体弱 ,有了丁丁后 ,我能感觉到自己在改变 ,因为孩子所有的希望都在我身上 ,我不坚强孩子就没有希望 。所以我不能垮 ,最开始是假装坚强 ,装得久了 ,发现自己内心真的变强大了 ,很多事情不在话下 ,也因此变得更加乐观 。
来源:澎湃新闻
本期编辑:小北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