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第73条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就是关于刑诉法第73条 ,相信这也是大家都想了解到的!

刑诉法修正案73条是什么

《修正案(草案)》第73条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 ,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 、重大贿赂犯罪 ,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 ,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 ,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但是 ,不得指定在羁押场所 、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

刑诉法第73条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 ,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 ,应当把监视居住的原因和执行的处所 ,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 ,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

2011年4月25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意见征集截止日期:2011年5月25日 。

2018年6月29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18年7月28日 。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第九条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 ,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 ,都应当在次月七日内缴入国库 ,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

工资 、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 ,按月计征 ,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七日内缴入国库 ,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特定行业的工资 、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 ,可以实行按年计算 、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 、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 ,按年计算 ,分月预缴 ,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七日内预缴 ,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 ,多退少补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刑法第73条内容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73 条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73 条内容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 ,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 ,应当把监视居住的原因和执行的处所 ,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 ,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

刑法第73条

可能你问的是刑诉法73条吧?

刑诉法“73条” ,被民间简称“不通知条款” ,主要规定 ,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 、特别重大贿赂犯罪的犯罪嫌疑人 ,公安机关可指定居所执行监视居住 。

另有第83条规定 ,犯罪嫌疑人拘留后 ,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的 ,在“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 ,可不通知家属 。

因为草案的一审稿中 ,73条同样规定了监视居住若“通知可能有碍侦查” ,可不通知家属 。所以对上述条款的争议 ,被统称为“73条” 。

不过 ,目前这条法律还有等人民代表们的审议 。

刑诉法第73条

2012《刑事诉讼法修正案》73条: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 ,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 、重大贿赂犯罪 ,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 ,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 ,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但是 ,不得指定在羁押场所 、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 ,除无法通知的以外 ,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 ,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

被坚实居住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委托辩护人 ,适用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

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

监视居住的期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在监视居住期间 ,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等疑人 ,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 ,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对于涉兼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 ,特别里大贿赂犯罪 ,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 ,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 ,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但是 ,不得在鞋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5条规定:在监视居住期间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兼疑人 ,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2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3 、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 、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 、不得毁灭 ,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6 、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 、身份证件 、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期间 ,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 、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 ,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

应当变更逮捕的情形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对于已经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 ,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将逮捕予以变更 、撤销或解除:1.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以及单独适用附加刑 ,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 。2.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期间 ,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 。3.不符合逮捕的适用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 ,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 。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 ,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近亲属和委托的律师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需要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的 ,决定机关应当将变更强制措施决定书或者释放通知书送交公安机关执行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六条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 ,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 。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 ,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

刑诉法第73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 ,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 ,更多关于刑诉法73条的内容是什么 、刑诉法第73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mobi图书小编
mobi图书小编管理员

上一篇:大力士训练(大力士训练与健美区别)
下一篇:多苦都愿意(多苦都愿意专辑封面)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