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图书信息(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图书信息)

唐长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图书信息(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图书信息)内容来自百度知道 ,未防止网站被判断未恶意推广网站 ,本文链接屏蔽 。需要文中的下载链接 ,可以到百度知道搜索 。

文章目录:

  1. 唐长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图书信息
  2.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图书信息
  3.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目录
  4.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作者
  5. 唐长儒著作目录

一 、唐长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图书信息

中华书局于2011年4月1日推出了《唐长孺文集》系列的最新作品——《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这部图书是唐长孺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集 ,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

该书为第一版 ,共收录了283页的丰富内容 ,全部以简体中文呈现 ,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开本为32开 ,既便于携带 ,又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 。书的ISBN号为7101068316和9787101068313 ,便于图书的识别和购买 。此外 ,还配有条形码9787101068313 ,便于在图书市场进行检索 。

从尺寸上看 ,这本书的尺寸为20.4厘米 x 20.2厘米 x 2.4厘米 ,小巧轻便 ,适合放在书架上或是携带外出 。重量为581克 ,既不会过于笨重 ,也不会过于轻薄 ,保证了其稳定的阅读体验 。

二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图书信息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是由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撰写的经典著作 。这部书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它属于历史类别 ,详细探讨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魏晋南北朝 。中华书局作为出版机构 ,以其严谨的编辑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确保了这部作品的出版质量 。

该图书最早是在1983年由中华书局发行 ,经过时间的沉淀 ,其学术价值不减 。在2009年5月24日 ,中华书局再次上书 ,可能是为了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或者是为了推出修订版 ,为读者提供了更新和更全面的内容 。全书共计281页 ,每一页都充满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深入研究和独特见解 。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以其详实的资料和独到的视角 ,将读者带入到魏晋南北朝的风云变幻之中 ,无论是对历史爱好者 ,还是对研究这段历史的专业学者来说 ,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这部作品的出版地为北京 ,可见其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中心地位 。

三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目录

在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 ,客和部曲的角色颇为显著 。他们不仅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也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东汉末期 ,大姓名士如曹操 、刘备等人崭露头角 ,他们的崛起预示着士族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

士族 ,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 ,其形成和升降过程复杂而微妙 。他们凭借荫族特权 ,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对国家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尤其是定姓族之举 ,更是对这一时期社会结构的重塑提供了关键一环 。

北魏时期 ,青齐土民的生活与制度变迁紧密相连 ,西晋的分封制度和宗王出镇 ,影响着地方权力的分布 。魏晋时期的州郡兵设置与废罢 ,反映了军事体制的调整和战争局势的变迁 。王敦之乱及其后果 ,揭示了这一时期政治斗争的激烈与政策的动荡 。

陆路交通在南北朝期间扮演着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角色 ,尤其是西域与南朝之间的交往 。北朝的弥勒信仰 ,尽管一度盛行 ,但其衰落也反映了社会思想的多元与变迁 。史籍和道经中关于李弘的记载 ,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这一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窗口 。

天师道在魏晋南北朝的传播 ,反映出道教对于民众精神生活的影响 ,以及它在社会变迁中的适应性 。关于君父先后的讨论 ,体现了当时对传统伦理观念的思考和挑战 。这些历史细节 ,都在这些史论拾遗中得以揭示和探讨 。

四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作者

唐长孺 ,这位历史学者的杰出代表 ,出生于1911年 ,逝于1994年 ,原籍江苏吴江 。他在学术道路上的足迹始于1932年 ,那时他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文科 ,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

唐长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图书信息(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图书信息)

毕业后 ,唐长孺在兰田国立师范和武汉大学等多个教育机构担任讲师 、副教授和教授的职务 ,展示了他在教育领域的深厚功底 。在武汉大学 ,他更是担任了历史系主任的重要职位 ,引领学术研究的方向 。同时 ,他还曾是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的主任 ,以及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的所长 ,这些职务凸显了他在历史研究领域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

他的学术兴趣早年聚焦于中国辽 、金 、元时期的历史 ,但自1944年起 ,他将研究重心转向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他对历史进程的深入理解 ,也反映了他对特定历史阶段的独特洞察 。此外 ,他还积极参与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整理和研究工作 ,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为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

唐长孺教授的一生 ,是学术探索与坚韧不拔的生动写照 ,他的贡献为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他的学术成就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使他在历史学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五 、唐长儒著作目录

唐长孺先生是享有盛誉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和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研究专家 。他的学术观点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和引用 。以下是他主要的著作列表 ,供后辈学者学习和缅怀他的学术贡献:

  •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 三联书店1955年7月第1版
  • 《唐书兵志笺正》 - 科学出版社1957年10月版
  • 《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版
  •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 三联书店1959年5月第1版
  •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 中华书局1983年5月版
  • 《中国古代史讲座》(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部分) - 求实出版社1987年11月版
  • 《山居存稿》 - 中华书局1989年7月版
  •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
  • 主编作品:

    • 《魏书》 、《北齐书》 、《周书》标点校勘 - 与陈仲安先生合作 ,中华书局1971-1974年版
    •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7期) - 内部发行 ,1979年5月版
    • 《吐鲁番出士文书》1-10册 - 文物出版社1981-1990年版(第10册待出)
    • ...

  • 论文部分包括多个具体题目 ,详细见上文

这些著作涵盖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各个方面 ,以及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的研究 ,展现了先生深厚的学术造诣 。

到此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 ,希望介绍关于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mobi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mobi图书网
mobi图书网管理员

上一篇:kindle不能用mobi(为什么安卓版的kindle不能看mobi格式的漫画)
下一篇: *** 党史简明读本内容简介(了解学习中国历史应该看什么书?)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